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遠離疾病威脅

  • 2009-05-19
 全球各地正在為可能爆發的H1N1病毒傷腦筋,防疫成為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回顧過去多次類似流行性病毒流行期間,醫師及世界衛生組織總是告誡民眾,除了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健康的自主管理,因為身體自生的抵抗力才是對抗病毒的良藥。最近日本醫界已將慢性病更名為「生活習慣病」,這表示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健康的保障,隨著社會多元化及生活品質的改善,馬祖地區民眾所謂的文明病例也越來越多,我們呼籲大家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自然能遠離疾病威脅。
 媒體報導指出,日本已將慢性病更名為「生活習慣病」,若能從年輕時就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活得久、活得好、老得慢」;台灣醫界甚至列出「20項非改不可的錯誤生活習慣」,除了一般所知的抽菸、喝酒、吃檳榔、不吃早餐外,還包括喜吃燙食、水分攝取不足、沉迷電腦遊戲、睡眠不足4小時或超過9小時、如廁閱讀書報、翹二郎腿、彎腰搬重物、穿高跟鞋久站等。
 醫界表示,有太多的慢性病、文明病、老人病等,都是由日常飲食、生活習慣衍生而來。連江縣衛生局連續多年為鄉親做免費健檢,除了重大疾病的篩檢外,健檢最大的功能是讓鄉親重視健康的重要,過去很多鄉親對B肝帶原不了解,所以忽略了作息正常的重要性;愛吃醃漬食物造成腸胃的損害等。因為對醫學常識的不足,我們在健康上流失很多,現在醫界強調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讓大家都能落實在每天的生活之上。
 研究顯示,多數的疾病都歸咎於平日不良的生活習慣,身體一旦出現疾病,就是一種警訊,再不改變生活習慣,問題會日積月累,等到最後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現代醫療再進步,很多疾病還是回天乏術。要想活的健康有品質,從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就對了。有健康人生才有希望,不論您在社會的那一階層,大家在為自己的事業前途打拚的同時,要把健康擺在第一位;從歷年的地區健檢報告中顯示,馬祖鄉親仍普遍存在「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尤以高血壓最多;健康管理需要親自參與,養成正確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規律而持續的運動習慣養成(每週至少三次運動,時間持續三十分鐘),講究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健康飲食,如此,健康品質才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