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在此向不辭辛勞、默默耕耘、無私付出的老師們獻上敬意,祝賀教師節快樂。老師就像園丁,有了園丁的悉心照顧,花園裡的花朵才會綻放。慶祝教師節來臨的時刻,也期待作育英才的夫子們,為我們的下一代提供更優質的教育環境。
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教師對國家負有教育國民、培育人才的責任;對社會有轉移風氣、改善生活的責任;對學生負有教導其思想、行為、學業的責任。教師必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態度,不時進修研究,充實專業新知,方能因應時代的潮流,掌握時代脈動,開創美好的教育願景,負起作育英才的重責大任。
老師的角色是任重而道遠的,雖然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但教學的過程中,師生的互動,乃至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輔導,都是學習成效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教學的科技再發達,學習的管道再多元,教師的地位仍然無法被取代。
但是不能不承認,儒家教育觀中強調的「尊師重道」,來到21世紀,卻似乎也愈來愈不受重視了。要尋回尊師重道的傳統精神,其實每一位老師應該從自我尊敬老師這個行業做起。當老師用愛心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當老師言行一致,對自己所說的自己也能辦到,做學生的模範、典範,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學生自然對老師有所敬重。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老師必須身教,以身作則,學生才會信服。
同樣地,儘管現在的師生關係已經重新定義,學生對老師的態度還是要維持基本應有的尊敬。學生為甚麼要向老師學習呢?當然是因為老師的學問和品德,能讓學生有所收穫;如果學生來求學前甚麼都懂了,那還需要來求教嗎?明白到這一點,學生就更應該虛心受教,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生不用心思考,那老師又何必教下去呢?學生要有進取心,老師才能傾囊相授,這是學生應守的原則。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不管你現在是已經踏上社會的青年,還是仍然坐在教室裡的學生,至此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不要忘給老師送上祝福,哪怕只是一句簡單的問候,相信老師都會感到無比的珍貴!
教師節快樂
- 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