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重視馬祖單車運動發展,準備評估興建南竿自行車道路網,所需經費超過新台幣一千兩百萬元,目標在於提升單車族的便利性與安全性。一個國家體育要興盛,政府的支持很重要,無論是硬體的投資或選手和隊伍的培訓,有國家資源當後盾,才能安心訓練。
從健康上籃到地區大大小小的籃球活動,我們固然發現辦得很成功,也的確成為地區青年所關注的焦點,但是選手青黃不接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連帶影響的是贊助廠商投資的意願,如果每次看到的都是那幾個人,那每年花錢贊助球隊和比賽,又有什麼意義呢?
因此,我們要從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是發掘並培訓新秀,第二是穩固並提升既有選手的實力,第三是讓籃球成為地區社會能夠認可並接納的運動;而這三點當中又以第一點最為緊迫。
沒有新血,就沒有希望。我們呼籲地方政府與教育部除了定期、單一地補助地區的體育委員會辦理籃球比賽,更應該由體委會來補助地方體育會,開辦常態性的籃球成長課程,分國小、國中到高中不同階段實施,在每個禮拜的課後先試辦一小時,以不影響其他學科教育為原則,讓更多學子能親近籃球名師,體會上籃的樂趣,從中(也從地區的籃球比賽)發掘青少年階段的後起之秀。
補助常態性的籃球營還有幾個好處:第一就是提高社會對籃球運動的接受與信任,第二是讓學子們對籃球充滿興趣,進而發掘有資質的選手接受專業、密集的訓練,而在訓練的過程中,除了能累積專業水準,也能夠培養強健體魄與團隊合作、服從的能力。
也許不是每一個馬祖的學生以後都要當職業籃球員,或許他們將來有的當軍人、有的當老師、當公務員,士農工商都有不同的發展,這個籃球培訓對他們來說,還是有其意義,我們不見得要進入軍營或職場才能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體會身心健康的重要,從小進籃球營開始,就可以紮下基礎。
同樣是一千兩百多萬元的經費,花在自行車路網建設固然有其成效,如果花在籃球運動的推廣與紮根會有何其深遠的影響!國內有許多選手願意支領遠低於美國職業標準的薪資,只為了推廣並從事所熱愛的所屬球類運動,何不找他們來教教我們的孩子,一來給優秀但還不出名的選手有工作的機會,二來讓馬祖小朋友們在籃球運動當中體驗人生、學習人生的功課。整體計畫的經費還需要精算,先從馬祖這小地方開始實施,成果良好再推展到全台灣,體育主管機關千萬要快點行動!
寫在99年縣運之前
- 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