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海巡進駐高登的可行性

  • 2010-07-24
 馬祖十大列島之中以北竿高登距離大陸最近,在過去戰地政務期間,高登的國防地位重要,但隨著兩岸的情勢轉變,高登的軍事地位也跟著轉變,島上駐軍由最早時期的加強營到現在僅存的加強排可知,國軍繼續駐守高登其宣示意義遠大於實質的戰略價值。現在馬祖的發展定位已經由前線戰地轉為生態觀光,我們面對的不再是中共的解放軍,而是大量越界對馬祖海洋生態可能造成破壞的大小漁船,就嚇阻越界漁船來說,高登仍具其咽喉的重要戰略地位,高登可以思考比照南沙群島由海巡進駐,宣示國土意義與實質保護漁區可以兼顧,甚至達到局部開放觀光的目的。
 高登島過去是馬祖戰地最前線,現在軍事功能已不復存在,但其觀光價值可是水漲船高,周邊大小島礁是馬祖重要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附近海域是馬祖最佳的漁場等,最重要的是高登處於大陸漁船進入馬祖海域作業的咽喉地位;我們知道,目前越界捕魚的大陸漁船,有九成來自大陸黃岐一帶,高登若有海巡進駐,對岸的漁船不會大膽直接穿越,對於減少越界漁船將有很大且立即的效果,這一點從多年前海巡的「晴空專案」成效卓著得到印證。
 自從國軍取消驅離射擊任務後,馬祖的海防漏洞百出,我們支持兩岸正常的經貿交流及發展,但不能讓正常航線以外的海域成為所謂的模糊地帶。海域資源及生態資源對馬祖的觀光發展,乃至於永續生計有著深遠的影響,若不能保住這塊豐饒的海田,地區漁民因怕生財工具被偷,而不敢從事捕撈,有限的資源在為數眾多越界漁船掠奪下逐漸枯竭,燕鷗保護區因過度干擾使棲地受損等等,戰地政務解除十多年以來,越界漁船問題始終未能找到解決之道,若能經由海巡的進駐高登,減少越界的機會,以海為田的生計將有復甦之日。
 國軍與海巡同樣肩負守護國土之責,但因為兩岸情勢趨於和緩,很多勤務國軍不方便出面,由具司法警察身分的海巡來執行較不具爭議,這也是我國南海政策中重要的轉變,南沙與東沙群島的海巡也是在這種情況下進駐。高登的主權宣示與海域資源維護要能兼顧,海巡進駐是最適合不過。高登只要將碼頭加以改善,現有閒置的營舍可供使用,沒有任何民地徵收的問題,海巡進駐只是政策面的問題。而高登因為軍事管制的要塞堡壘地帶也能配合做局部的調整與開放,讓島嶼及周邊海域資源由軍民共享,才能符合時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