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看問題,角度會不同;思考問題也是如此,所站在的角度、所切入的面向、程度亦會不同;因此這不是對跟錯的問題,而是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樣。以政策過程來說,決策者與幕僚或是各領域者不同的是,看問題有不同面向,思考議題也有不同程度,但最關鍵是在於看問題的高度。
就看問題的高度,舉其地方政府現階段兩大內、外影響深遠的事務為例,一是迫切的新臺馬輪-高速三體快輪的購進,另一是研議的縣府一級處、局、室組織調整修編,兩者都深深影響馬祖的未來。
以新臺馬輪-高速三體快輪的購進而言,民主開放的社會,以及公民自覺成形,多元的交響聲是必然現象,但經廣泛的討論,以及地方政府相關的說明,大家對新世紀的船隻已有進一步了解和期待,過去的疑慮程度也已降低,這也是必經的過程。
討論新臺馬輪的購進,民眾共同的期待是快捷、舒適,但處於當前環境快速變遷的時代,地方政府所需要的是要有前瞻思考,才能知變應變 ,開創新機,亦是政府站在不一樣角度看問題,尤以主政者有前瞻思考是首要的共通能力。前瞻思考是一種未來導向的開創性思考,是決策者基於積極認識的態度,以寬廣的視野,體察環境變化及服務對象之需求的多面向思考方法,以形成決策的思考。
地方政府看問題,或是決策者思考問題,與社會大眾或與中央看問題也會有所不同,主要瞭解、感受度不同。地方購進高速快輪是考量分析內外環境、目標途徑及長遠發展,並經數據資料、用心作功課深入瞭解,以及所看問題的高度、程度,非中央相關部門所能比擬。
以適航性部分,經先進國家、專家認同、見證;在營運部分,一則除水、電為中央對人們基本生存照顧外,交通也是中央必為人民所解決問題;以現有傳統臺馬輪船隻補貼虧損每年八千萬計算,高速快輪就以最大虧損二億來估算的話,兩者折衷取其一半,一年一億虧損的話也不過多二千萬元,更何況新世紀快輪具競爭力,更會縮短差距。
再說,地方對外交通改善時程,北竿機場再擴建升級,經費鉅大外,也非三、四年可完成,還有動工期間替代亦不是南竿機場可完全吃下,若有已具備良好先進海運工具,可舒緩交通之需求。
從政策制定、執行、評估,政府與大眾因所站在不同角度,跟看問題的高度、程度不一樣,思考當然不一樣,即所謂政府必須要顧及整體,不是單一思考,所以高速三體快輪購進方案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討論後共識的成形。
看問題的高度-以高速三體快輪的購進為例之一
- 201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