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思考—看新世紀高速快輪購進

  • 2010-08-09
 邁入21世紀的快速變遷的時代,中央政府不該再以邊陲式預算的思維,象徵式分配馬祖或建設離島,尤以部會動輒數百億,甚至千億鉅額開發島內經濟,卻換來生態反撲,民怨連連;反觀馬祖爭取對外連結升級及外島生存發展,再添不到16億的交通預算,則困難重重,不符合國家施政的公平、平等、正義之價值。
 馬祖處在當前劇烈變化的環境,我們也不能再有過去歷史的宿命,需要前瞻的看法,了解外部變遷的趨勢,才能知變應變,避免困守島嶼。在臺馬輪汰舊換新之際,大家可提供不同思維,但必須要體察海運載具升級必要性、外部競爭,以及未來發展性,要走出傳統框架。
 所謂地方自治是由地方上的人共同治理地方上的事務,公共事務或議題經由激盪討論、多元表述意見後,再由地方政府集思廣益形成策略與決策,結合共同力量,以達成地方最期望的未來和目標。
 我們曾就看問題的高度--新世紀高速快輪做過析述,茲就前瞻性思考角度來解析。一般對公共事物的看法多就表象,決策者背負的是責任,需多元思考以達成目標途徑,所以未來導向的開創性思考是首長必需具備的共通能力。
 現在國事如麻,中央相關部會自顧主管業務忙不暇,無力於地方事務,更遑論深入研究探討,我們可以體會感受,但無法理解的是,凡不合地方觀點或不符在地需求發展的方案提出修正或變動,推進力即顯薄弱,乃地方縣市之苦。
 以進購新式快輪來說,平情而論,地方著力甚深,著眼未來發展趨勢及價值,部會反而以專家委員觀點作為論斷,我們不是否定專業,問題是專家忙碌,以及感受、關切不如在地,所提看法也未必適當。
 中央部會決策與作為要建立在前瞻思考上,不能再像過去以邊陲式預算觀點與思維來看馬祖新臺馬輪進購之架構。我們期待交通部長毛治國以策略學者見長,他以決策為例,指出係由見、識、謀、斷四種層次的認知所組成(毛治國,2003,天下文化),指的是作為要建立在前瞻性思考上,新世紀高速快輪購進馬祖,也就是地方積極推動未來導向的發展與需求,盼牽成馬祖民國百年後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