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地區一直存在著對外開放,要讓馬祖走出去,主張馬祖要積極對外打開知名度,才能吸引遊客來馬一觀,在倡議馬祖走出去之同時,我們每個人也都要有機會多出去看看瞧瞧,看看島外的世界是什麼?瞧瞧人家是怎麼做。以此次上海世博會為例,簡單一句話就是百聞不如一見,在小島上不管談論多少次,都很難走出既有框架,唯有我們走出去,看看現在的世界各國趨勢與潮流,一定能激發更多的思考與想法,所謂空間有界限、想像無止境,地區不管公私部門都該鼓勵員工多出去走走,看看別人,總比長蹲島上有意義的多。
同樣的事情,作法是因人而異,甚至大有不同,對於曾經走「下坡路」的世博會而言,上海世博會可說是一次轉捩點,由於前幾屆主辦國家及人民的意興闌珊,而此屆主辦中國大陸申博成功的八年期間,各國媒體不斷追問國際展覽局「當互聯網可以告訴人們全球各個角落的新鮮事時,世博會的存在價值究竟為何?」,但經過這次考驗與迴響,世博會從此又誕生了一個新的希望。
此屆上海世博會經過八年籌辦、六個月舉辦,改寫世博會的歷史,創造了不少新紀錄,參展方數量最多、參觀者人數最多,還建設了世博會歷史上最大的園區。昨天參觀人數突破七千萬人次,雖然對於擁有全球約五分之一人口、超過十三億人的中國大陸,是個不大不小的數目,但這個數字背後,卻透露出當一屆世博盛會首次來到發展中國家時,人們對它的好奇與擁抱,尤其在高溫酷暑、暴雨傾盆中,臉上依然露著微笑的數以萬計的參觀者,證實了世博會的新價值及人們好奇心與求知欲,其成功對未來各屆世博會也相當重要,正激發韓國與義大利舉辦世博會的熱情,也鼓勵其他國家考慮申辦。
從上海回到馬祖,截然不同的框架上,卻存在著根本相同的問題,就是同樣的一件事情,主管們要如何去做,決定了這件事情的結果好壞與否,不論採取開放政策或是封閉自守,都會有支持者與反對者,要如何在兩股抗衡勢力之中,取得對馬祖及民眾有益的最大公約數,這是主管們該有的智慧,而非只擇其一相互取暖,棄另一方於不顧。
馬祖不大、但夢想可以很大,我們認為,在全世界緊密連結的當下,出去看看有其必要,當您真正擁抱世界頂尖趨勢的時刻,內心只會有震撼與感動,原來這個世界已經進步成這樣,這種感覺絕非原先在小島上所能體會,因此,當大家有機會走出去,不妨給予真誠的祝福與期待,祝福他一路順風,更期待他回來之後,能與大家分享所見所聞的一切,那股感動將是促進馬祖進步的動力。
馬祖要走出去 才能看見世界
- 20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