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龍岡市場的啟示

  • 2010-10-28
 放假時間走一趟龍岡市場,這是間桃園中壢的傳統市集,有成千上萬的生意人包括馬祖人在此謀生,傳統小吃成為馬祖旅台鄉親在此攬客的絕活。香酥繼光餅、海鋼盔、海瓜子、佛手,幾乎在馬祖您想得到的,這裡都吃得到,不過口味有點兒不一樣;為縣府行銷企劃而前往龍岡訪查的人說,是順應台灣閩南人的口味而做的改變。
 這些馬祖風味小吃口味的改變在於濃淡、在於調味料和部分原料的選用,一時還族繁不及備載,不過有顯著的差異在於馬祖的調味料普遍放得較重,龍岡市場的淡了一些,小小變革帶來無限啟發。
 我們要知道,中壢龍岡的環境是眷村、閩南人、客家人,以及馬祖旅台鄉親(也可以劃歸眷村一類)雜處,等於是族群的大雜燴、群聚、交融,也帶來飲食文化的互相模仿,同時為了迎合當地顧客的喜好,聰明的旅台鄉親們就在家鄉菜身上動腦筋,變成既有馬祖風,客人又吃得慣,否則逛傳統市場順便買一份早餐或晚餐的主夫、主婦不喜歡,這「馬祖」小吃又怎麼經營得下去呢?
 料理是如變色龍般的調整。麥當勞速食店在全球都有服務據點,可每一個國家、甚至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賣的價格和餐點硬是不一樣。電影明星海利喬奧斯蒙可以做見證,他酷愛日本當地麥當勞的米製漢堡,和風口味。而麥當勞在台灣還推出了二十四小時服務、得來速和中價位早餐,停車即買的早餐,帶領上班族度過忙碌的早晨。
 不論是產品內容順應環境和目標客群,抑或是針對目標客群的需求,做出服務流程、服務時段的調整,都是以客為尊,虛心調整自我的行動。馬祖旅台鄉親腰繫盤纏,到台灣打拚是面臨極大的生存挑戰,所以不能自外於這個風潮,也參與了革新、順應顧客的行動,馬祖美食產業正需要創新的力量。
 縣府建設局輔導紅糟創意料理,甚至舉辦美食競賽,其用意就是運用地區現有的烹飪條件(包含設備與特色食材),讓兩岸三地師傅飆創意,地區業者也可以趁機觀摩;有地區的聲音說,這樣執行會有困難,而且既有的菜單跟烹調方式也很好啊!是沒錯,但是我們除了靠既有的菜單鞏固地方軍公教客群,難道不想吸引台灣和大陸觀光客?旅行團來馬祖要吃甚麼?吃在地菜,但是人習慣家鄉味的個性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阿兵哥和旅馬公務員就算在馬祖多年,還是尋找台灣口味、逛超商買可樂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