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天災發生,都讓人有「怎麼會這樣」的嘆息,而在近年氣候變遷及環保意識高漲之下,民眾可以感覺到,這不再是遠方的事情,它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去年的八八風災就是一次慘痛教訓,而隨著政府的重視及民間的甦醒,大家都開始要正視這個問題,馬祖亦然,希望透過中央統御的災害防救深耕計畫,讓四鄉五島的民眾都能成為防災小尖兵,從日常生活開始避免災害的發生,不靠近危險場所,減少救災資源浪費,一己之力積沙成塔,馬祖的防災工作自然就會做得好。
馬祖地區四鄉五島人文社會環境,體現了島嶼城市特殊的政經體制歷史、人口與產業社會涵構,相對於台灣與大陸型的北美城市地區防災計畫,自然有其不同的規劃作業,而特殊的浮動人口、社會、產業與水資源等,都是會影響防救災體系的正常運作。
以近年國內救災時賴以重責的國軍人力來說,由於馬祖的軍事位置關系,目前在四鄉五島的各個村落皆尚有國軍駐紮,目前馬祖軍人規模從解嚴後已銳減為不到五千人,但國軍人力在馬祖地區的功能,除了作為連江縣的軍事任務之外,還全面負責支援馬祖地區的防救災系統,因此當災害來臨時,運用國軍的能力,即可立即進行搶修交通與各類型災害之救援行動,將災民帶離受災區並安置於(坑道)避難所,當災害過後,也可輔助災民生活重建之支援及各項復原重建工作。
而現行連江縣災害防救組織架構與作業,依「災害防救法」規定,可依其任務分為「災害防救會報」及「救災指揮組織」(災害應變中心及緊急應變小組)二部分;而災害防救應變體系在中央災害防救組織之督導考核下,又區分為本縣及四個鄉公所兩個層級,災害防救會報督導、考核轄區內災害防救相關事項,而災害應變中心建立危機應變處理機制,使災害發生時之聯繫、搶險、救災、善後、索賠及求償等流程順暢有序,建立完整災害防救體系及強化通報系統,有效推行各種災害防救應變措施,即時通報相關單位及傳遞災情,加強防救災有關機關之縱向、橫向聯繫。
不過,即使公部門防災運作及軍方人力支援,看起來是固若金湯,但每年還是會發生許多令人遺憾的事情;而馬祖地區因為人口較少及地形因素,雖沒有水災、走山等大型災害,但還是會發生颱風、火災、溺水等意外,而且除了颱風之外,像是火災、溺水,都是一般民眾只要多加注意就可以防止的,所謂民力無限,不能一切只靠政府來援救,只要民眾平時多留心,少一分不必要的損失,就可節省一分救災能量,然後才能投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這是成熟的現代公民都該有的體認與責任。
災害防救 全民有責
- 20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