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活動不少,但差異性甚小,各單位就業務執行面考量,你健行、我健行,大家都健行,你講座、我講座大家都講座,單就推動親子共讀來說,就有教育局、家教中心及文化局在辦,偶爾連外配中心也摻一腳,這樣的結果讓活動欠缺連續性;反觀,現今具學習性、連續性課程或活動受到歡迎,也可以體現逐步的轉變需求。
南竿鄉在十月底舉辦的瑜珈、電腦課,瑜珈課在短短半天內四十個名額全都報名額滿,電腦課的五十個名額也在隨後不久額滿;連江縣婦女會一系列的插花課,同樣的也是報名踴躍,這個現象告訴我們一件事,馬祖地區的鄉親渴望在平日生活之餘,多些活動讓生活多些樂趣,大家湊在一起學習一些新的東西,可能有助於生活美學、身體健康,更能協助新移民或外來人口融入馬祖生活圈。
馬祖是全國23個縣市中唯一沒有社區大學的縣市,日前立委曹爾忠辦公室與幾位退休校長跟縣府教育局,召開一場會議,希望展開推動馬祖社區大學的前置工作,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也樂見其成。馬祖社會教育資源不足,當然有許多的現實理由,但不代表不能克服,如果能有一個制度性的機構,計畫性有條理的辦理年度各項學習活動,不但可以帶動社區活動,更可以讓馬祖在地居民的生活,更有活力與意義。
目前馬祖各項活動仍然以公部門主導,分散在各局課室的活動預算,執行業務預算辦理許多類似的業務,連舉辦日期都可能會重疊,講座、健走活動特別多,執行起來比較容易;另外分散的預算,原本數目就不大,也無法進行有計畫性的長期活動,公部門也感無奈,有的中央預算慢來,還會全部擠在下半年度進行,倉促下各活動都缺乏連續性,若有了社區大學及社區統合性就比較強,橫向聯繫就會擴散。
過去馬祖不談辦理社大,主要的理由便是人口太少,還有人說賺錢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參加課程,但社大的活動非常多元,可以是學術課程,更可以是運動、音樂、語言、生活藝能等,台北單一社區大學一學期就可以開出上百堂課程,社區大學互相間的聯繫,可以讓我們尋求師資更加便利。
社區大學成為專門辦理課程及活動的單位,也可以減輕各單位辦理類似活動的壓力,將經費集中於社大,由專門人員規劃執行,可以讓活動辦理的品質更佳。運動課程、語言學習或者是讀書會都可能在社大實踐,馬祖生活的提升,社大可能提供極大的幫助。
馬祖社區大學的可能性
- 201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