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飲食救地球

  • 2010-12-05
 近年來「全球暖化、節能減碳」成為全球最夯議題,各地也吹起了一股低碳輕食為地球降溫的健康風潮。其中就鼓勵民眾能多吃蔬食,以及在地有機食物,希望能從個人日常飲食生活做起,減少運送成本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起為地球降溫。而這一股「飲食減碳」風潮也吹進了校園,許多學校自發性提出「每週至少一餐」或「每月一天蔬食餐」活動,愈來愈多的人以具體的行動實踐減少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排放。
 選擇在地、當季食材,吃得簡單、吃得低碳、吃得更健康。檢視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稍微改變飲食習慣,多吃蔬食少吃肉,不單只是健康,還可有效減緩地球暖化。環保署提出「節能減碳十大無悔措施」由政府機關帶頭推廣全國節能減碳運動,其中「多吃蔬食少吃肉」,即是基於健康,鼓勵民眾多多選用在地、當季蔬果食材,減少肉類攝取量,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起為地球降溫。
 「低碳飲食」是指什麼呢?以加工食品為例,食物的生產過程中,在種植或牧養、運輸、製造、加工、販售、使用及廢棄階段,都會直接或間接消耗能源及排放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就是造成地球暖化的主要元兇;「低碳飲食」即是選擇在地、當季及對於環境友善的食材,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多吃蔬食少吃肉」,不單是為了個人健康,也已成為最簡單的減碳救地球的方法。此外,很多人習慣飲用瓶裝水,但運送、裝填、包裝直到消費者手上,這中間也會產生不少二氧化碳,為減少長距離運送及工廠處理成本所產生的能源消耗,大家都應該儘量避免購買罐裝或瓶裝水。
 在現實生活中,只要個人小小改變作息就可以減碳改善居住品質,別小看這些芝麻綠豆小事,減碳就是由這些小碳累積成大碳。從選擇馬桶和洗衣方式、把鎢絲燈換成省電燈泡等最基本的減碳常識;到開會、用餐、開車、旅行,還有結婚,每一個活動、每一件事都可以減碳,還可以同步省了荷包救地球。
 打造低碳樂活島,已經是馬祖現階段的發展定位。要有效減碳更需要全民達成共識,身體力行才能讓馬祖成為真正的低碳島。人每天無論是食衣住行都會無法避免能源消耗,但是,卻常常忽略了從「吃」就可以簡單減碳,為了我們的地球、為了我們生存的土地,守護環境的行動就讓我們從吃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