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資源發展 創附加價值

  • 2010-12-08
 馬祖在開啟旅遊大門後,地方施政以觀光政策為主軸,觀光產業發展成為社區及聚落生計的唯一出路。為形塑在地旅遊品牌,從公部門至民間社協組織的活動推廣,無一不以結合觀光元素為出發,以期活絡觀光市場。基於推動社區永續發展,未來將生態、歷史、產業、就業連成一環,才是配合地方需求。
 過去以來,社區營造偏重環境美化及硬體建設,較缺乏與當地有形和無形、天然及人為的資源、經營管理結合,無法創造社區的附加價值及就業機會。每隔一段時間,投入資金建設社區,也只是另一種社區營造形式,若不能改變傳統社造觀念,效果將有限,更談不上永續發展及農、漁村再生目標。
 在全國社造活動蓬勃下,馬祖雖處邊陲,社協活動開發亦方興未艾,並連結社區資源共同營造特色家園,齊力建構地方人文、自然性的旅遊、休閒生活圈。配合馬祖觀光發展,社區運用本身資源,結合旅遊推動在地自然生態及傳統人文等諸多活動,因內外在環境與條件如資源活化、活動深化、住民共識、大眾參與等不足及限制,致使社區觀光資源開發及利用仍有諸多尚待強化。
 近年,馬祖各島透過居民共同參與社區事務,營造社區新形象,發揮社區總體改造功能,如活化社區資源,擴大辦理各項傳統活動,如新春元宵擺暝、燈會、中秋燒塔、媽祖昇天祭等在地性活動,並帶領住民進行社區探訪、導覽活動,讓居民了解社區營造過程,以建立社區特色標識,並進而達成文創觀光目標。
 社區資源也稱生活資源、經驗資源,是指本地區中可以利用於充實教育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及組織資源,包括了社區中的每件事物、每一個情境和每一個經驗。是社區內所有可以運用和憑藉的物資和力量,
 觀光與遊憩一樣是一種在休閒時間所進行的活動,遊憩資源也常因提供觀光旅遊機會而成為觀光資源。因此任何能滿足這些觀光活動的遊憩資源皆可定義為觀光資源,凡是可能吸引外地旅客來此旅遊之一切自然、人文景觀或勞務及商品,進而消費及滿足其生理與心理上的需求者,均可稱為觀光資源。
 產業,能創造利潤,結合社區營造,能增加就業,也帶來社區生產價值,政府投入部分資金,協助社區完成建設,後續經營管理由社區接手,目的在推動社區產業發展及創造就業機會以朝向永續發展,各社協用這樣的思維來作為,配合社區的需求,協助社區發展,讓政府投入社區的經費真正發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