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與國民所得水準不斷提升,但是居住品質、城鄉景觀、鄉村格調、環境衛生等問題,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房子舊了,騎樓遭佔用、凌亂的纜線與鐵皮屋、橫七八豎的招牌等問題,對應馬祖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居住環境景觀與優美的自然景觀相對照之下,總顯得格格不入。因此,對於追求觀光立縣與樂活島嶼的馬祖而言,建立生活美學觀的價值及提升環境美感是刻不容緩的。
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政府於98年起,辦理「臺北好好看系列行動計畫」,主要為形塑優美都市空間,喚起市民對都市景觀及居家環境改善的認同。今年更配合「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活動,以匡列經費補助的方式,透過外牆清洗、纜線整理、鐵窗拆除、違規廣告物拆除等方法,讓有心參與的公寓大樓「改頭換面」,煥然一新。
早期,馬祖的大環境觀念尚未成熟,民眾並不重視房屋營建品質,也忽略了建材結構、棟距設計或街道巷弄等整體環境規劃。正因如此,今天我們仍舊常見道路被開腸破肚,只為多塞進一條排水管,導致交通改道、成本增加,而這些建設,起因就是最初沒有做好完整規劃所造成的結果。尤其,施工更簡便的鐵皮屋建築興起後,無疑地為馬祖的整體景觀帶來了更嚴重的衝擊,並且成為馬祖進步的絆腳石。
整體建設的好壞,是影響馬祖競爭力的重要關鍵,而這一切的演變,除了取決於政策如何引領百姓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外,同時也涉及個人美感素養與公共領域的生活質感。不置可否,手握公權力的政府,任重而道遠,肩負重任,其思維模式更顯得重要。
城鄉景觀是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共同組成的,其中又以人文景觀為主。隨著政治、社會民主化及住民意識逐漸覺醒,若干施政觀念亦隨之改變。顯著之例,為「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已漸漸深入人心及各階層,各級政府相關施政,也開始重視講求社區、地方參與或主動提案之方式,達成改善環境景觀,提升生活品質之目標。是以,馬祖要提升城鄉環境與整體競爭力,必須要有建立高品質、有品味、富於情趣之城鄉建設計畫的共識,有效提升地方生活品質及整體景觀美質,馬祖才不辜負世外桃花源的美名。
努力提升居住環境品質
- 201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