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就好 「炸彈」可免

  • 2011-01-17
 近日是結婚旺季,馬祖因為地方小大家都認識,讓不少鄉親是一個月之內要連趕好幾場,因為被「炸」的很澈底,採「遍地開花」策略,甚至不是很熟的點頭之交也要炸,讓大家喝喜酒喝到望而怯步,為顧及顏面又不得不去,直嘆「好人難做」;我們認為,時代正在改變,現在的年輕一輩大可不必再受父執輩及傳統的束縛,加上現在節約省用及節能省碳的趨勢,婚喪喜慶實宜小型化及精緻化,公部門也要適時加以宣導,讓社會形成良好的風氣與共識,也讓大家少一樁苦惱。
 大家都知道,民間習俗好的可以保留並加以簡化,不好的,就要給予修正、甚至革除,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民眾的觀念要扭轉。隨著時空環境演變,馬祖許多過去在農漁社會,生命禮俗及民間習俗繁多,雖然近年已有轉變,但還是稍嫌過於繁文縟節,精簡化是正確的方向,如果部分人士過分堅持,反對改變或簡化,其實是落伍的思想。
 從地方婚宴禮俗來說,最早年的三天三夜馬拉松式的「接頓」,在三十多年前就已遭革除,這是因為大家都知道要節約,但是還是有部分走不出傳統框框,動輒席開近百桌,要塞滿這些座位需要賓客,而「客源」除了親戚之外,就是所謂的朋友,但朋友這定義很模糊,你覺得他是你的好朋友,但他卻未必覺得你是他的好朋友,而馬祖的問題就在這,在一些欠缺考慮的「炸彈政策」下,國共對峙時期宣傳彈要炸,炸得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民間是笑稱此舉是「遍地開花」,也讓收到「炸彈」的民眾是去了勞民傷財,不去又不好意思,實在相當苦惱。其實,發紅貼簡單、縮小範圍,不會得罪朋友之認定,大家變成風氣後,就可簡化婚俗。
 我們認為,如果是長子、獨子之類的婚禮,與親朋好友們分享喜悅確實無可厚非,但單一家族的婚宴次數,確實有減少的必要,我們建議除了長子、長女要予舉辦大型婚宴,邀集最多的親友參加之外,次子以下的婚宴,可以僅邀主要的親戚好友參加即可,不必過度鋪張,對主人也是勞心費神,而且所謂你來我往,你今天炸他三張、他明天炸你四張,真的是「包包」相報何時了。
 習俗,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因應趨勢及潮流之下,如果簡化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尤其是許多不合時宜、不合環保、過度繁文縟節的陋俗,就要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改變或革除,也期許大家要建立全新的社會觀念,讓這各社會更儉約,凝聚能量做更多有益社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