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新台幣二億多元興建的連江縣立醫療大樓昨天正式啟用,這是馬祖地區醫療建設現代化重要且關鍵的一步,除了空間寬敞、動線改善之外,新大樓也在部份醫療設備上做更新,對於提升地區整體醫療品質而言是極大幫助。馬祖地區的醫療建設與醫事人力培訓,在最近十年來在政府積極的作為下,已有長足的進步,但我們絕不能以此為滿足,因為,各島現在仍面臨諸多醫療瓶頸問題,由於島嶼分散,醫療資源貴在整合調度與完善便利後送機制的建立,再來是醫事人員在地化等,都是今後提升醫療服務要努力的方向。
馬祖能否永續經營發展,除了就業機會與民眾生計之外,地區的醫療服務品質絕對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人吃五穀雜糧,生老病痛在所難免,一但面臨病痛時,也往往是心情最脆弱之時,此時就醫的便利性與可靠性會被列為選擇居住地的重要考量。不可否認,地區各鄉,尤其是離島鄉,仍有很多鄉親對醫療服務有諸多期待,其中又以東引、莒光為甚,在現階段無法直接有效改善離島醫療服務品質之際,能做的就是加強後送機制的運作,所以又回到海空交通的根本性問題必須突破的原點。
隨著這些年政府在馬祖醫療建設的投資與改善,大部份的小病痛及慢性病能在地處理,這一點也是政府在思考醫療問題時重要的出發點,因為短期內要馬祖的醫療品質與水準提升到台灣教學醫院是不太可能的,在現有的資源與設備下,儘可能做到保健諮詢、找到病因、不延誤病情三大目標,應是最基本的需求。醫療被視為馬祖近十年來改善較大的建設之一,縣民健檢、直昇機與海巡後送機制、支援醫師常態化等,這些都是馬祖醫療品質提升的具體成果,但民眾的滿意度顯示仍有進步的空間。
醫療,對現代人而言,已是生活品質的一大指標;縣立醫院新大樓的落成,代表地區醫療能量的提升,有設備環境還要有人力,這些年來,地方在專科醫師駐診、遠距門診建置及院、所遠診連線方面的努力,在在見證了服務作業升級,比較處於弱勢的仍是離島衛生所在地醫師培訓與進駐,政府未來養成計畫應再加派人力,而馬祖醫療體制與編制人力,卻還是一項根本性的問題要先設法克服,此與滿足基本的就醫管道有很大關連。
新醫療大樓總經費二億八千八百多萬,規劃目標是醫院飯店化、觀光化,除地方醫療環境、設施升級,提供鄉親優質服務之外,對小三通醫療旅遊也是一個選項,但達成這個目標尚有一段長路要走。我們在慶賀馬祖醫療建設新里程的同時,更應多元務實的考量四鄉五島所面臨的醫療服務問題,並積極研擬可行的提升之道。
期待馬祖各島醫療品質再升級
- 20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