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海漂垃圾解決議題

  • 2011-01-25
 環保是不分區域,是大家共同面對的課題;在小三通10週年之際,兩馬事務性議題討論,海漂垃圾跟黃岐航線開闢、人貨出入手續簡化等列入討論是正確的,其作為及思考值得肯定,因這長期困擾馬祖的環境殺手,對地方風貌及旅遊發展極具殺傷力,籲請對岸有效解決。
 兩馬小三通10年來,地方也曾多次提出,福州市亦曾沿著閩江做過勘察及宣導,但成效有限,此次福州副市長來馬參訪的機會,在座談會中提出圖文紀錄的明確提案,請對岸務必重視海漂垃圾問題,建議於閩江等流域源頭管制及加強宣導,減少末端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投入,並期許早日建立海洋緊急應變聯繫網。
 縣府環保局此次所做提案,相當用心,且建議具體,如兩邊要建立對口單位,以利雙方連繫及資訊、技術交流,請對岸進行源頭管制及加強宣導雙管齊下,藉由源頭管理、宣導、取締等積極作為與手段,達到禁止廢棄物任意棄置水域和海域,尤其閩江流域兩岸工業的管理、基層民眾的教育宣導。除天災產生木竹類垃圾外,減少工業、生活垃圾入江、入海,借鏡金門與廈門模式,讓污染源頭閩江流域進行減量及污染防制,逐年降低海漂垃圾量,創造雙贏,支流河道垃圾的初步攔除及搭配出海口處之打撈等方法,不失為未來努力的目標。
 大陸海漂垃圾的嚴重性,近年已成為金門、馬祖共同的環保最大難題,每逢大水、颱風或風向等,大量垃圾穢物湧向各島澳口,民意迭有反映,主管部門也正視處置,但僅能與大陸福建省、福州市環保漁事單位會談、勘察及協調解決。
 隨著大陸過度開發建設、人民生活改善、沿海養殖事業發達,以及仍缺乏環保意識下,海域成為大批垃圾穢物的最終棄置場,與對岸近在咫尺,一海相隔的金、馬,必然承受一半的負荷,也成為金馬環保部門最為頭痛的功課。
 針對大陸漂流垃圾污染金馬,中央環保署曾提出境外阻絕,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就大陸海漂垃圾,此間包括就地焚燒、分類清理,甚至海域攔截,阻擋不住下一次又來報到的垃圾穢物。而解決方式不是阻絕,也不是清理,因這只是治標,唯有對岸落實宣導、處罰,才是真正治本之道。
 大家還記得嗎?在2008年夏天,一隻神話之鳥可能誤食,鳥嘴被水管卡住,研判誤認為水管是小魚俯衝覓食,反而卡住鳥喙,致使無法進食七至十天內會因飢餓死亡;這樁事件,凸顯大陸海漂垃圾之禍源。大陸海漂垃圾當然不是一天、二天的事,環保觀念也不是一天、二天建立,唯有不斷宣導,對岸配合落實觀念、處罰手段才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