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百年,從中央到地方都卯足勁,希望可以展現台灣在地文化與特色,永遠留在中華民國百年的歷史記憶中。馬祖建國百年將以擺暝打頭陣,今年擴大舉辦的馬祖擺暝文化祭,北竿鄉可說是全鄉總動員,從鄉公所到各廟宇、社協,相較於過年的冷清,每年的擺暝才是馬祖北竿最重要的民俗慶典,其他鄉各廟宇的擺暝也都在這一期間舉辦,形塑馬祖重要的在地文化,是馬祖活的文化資產,更需要馬祖全體鄉親的參與與重視。
民俗文化的形成在於日積月累,各地因為風俗與人文的差異,讓各地的文化產生差異,而這也是吸引觀光客最大的賣點,除了地方文化的保存外,也吸引遊客的前來,認識我們的地方文化。馬祖擺暝的習俗已經百年,深植地方的祭典文化,鄉親社友的投入,都是馬祖祭典文化最大的特色與力量,全體投入的擺暝祭典,絕對是馬祖地方重要的文化資產,更是台灣重要的民俗文化。
馬祖擺暝的重點在於鄉親的自動自發,雖然各鄉各村都有擺暝,北竿鄉全島投入的擺暝更是別具特色,因此今年在歡慶建國百年的同時,也成為馬祖第一個擴大舉辦的地方民俗活動,地方政府傾全力協助,北竿鄉更是全鄉總動員,讓北竿每年最重要的民俗大事,成為馬祖之代表文化。
今年地方政府在設計擺暝活動時,為讓外來觀光客更容易瞭解馬祖的擺暝,縣府文化局特別製作一馬祖擺暝文化祭的觀光護照,詳細說明馬祖擺暝的文化意涵,也針對各鄉主要廟宇祀神傳說進行說明,還有各項擺暝細節的說明,讓外來客更容易瞭解馬祖擺暝,一起共同參與馬祖最重要民俗節慶。
今年擺暝加入多個新元素,像是全縣總動員的鼓板擂臺賽、送喜燈、接福儀式及讓觀光客以福袋代替食福的參與等,既延續傳統文化意象,又融入現代節慶文化的歡樂要素,展現全島同歡慶的氣氛,象徵神恩普照,照顧每一位參加擺暝的信眾。
地方文化的展現絕對要地方鄉親的全體投入,那才是文化的真諦,許多地方文化活動因為公務部門的介入,反而讓地方或社區參與的熱情與投入降低,這是發展文化觀光必須戒慎之所在。馬祖擺暝傾全馬祖鄉親的力量,各鄉各廟都由地方鄉親自行投入,這是馬祖最重要的民俗祭典盛事,絕對值得在建國百年歷史中寫下一頁。
建國百年馬祖擺暝打頭陣
- 201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