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大人小孩一起收心

  • 2011-02-13
 歡樂寒假即將結束,明天就要開學了。為了預防孩子「收假症候群」上身,家長應該趁著最後一天,讓孩子做好開學前心理準備,並且將孩子作息時間逐步調整為開學後的作息。對於喜歡熬夜或迷上網路的孩子,家長更須特別留意,否則開學後將會產生更多的學習問題。
 當然,孩子回到學校上課,學校教師或行政人員也要做好開學前準備,除了要將環境整理乾淨外,也要以溫馨方式迎接孩子上學,讓孩子感受學校是一個很溫暖的學習園地。
 此外,目前全國流感疫情持續上升,學校開學之後更要密切注意避免流感病毒在密閉空間或共同生活空間中傳播,造成疫情的擴大,影響學生的健康。因此,學校在開學之後應主動關心學生健康,落實自主健康管理,並注意咳嗽禮節、勤洗手及雙手勿觸碰眼、口、鼻;出現症狀的學生確實戴口罩。
 因為連續假期又遇到春節,開學後立即上課,毫無緩衝時間,有些孩子恐怕無法適應,因而有部分孩子常有「收假症候群」現象,不想上學、心情不好、情緒欠佳,影響學習效果。開學前父母親的第一課,即為指導孩子「收心」。假期生活閒逸,孩子的作息難免失調,可能時而晚睡,時而晚起;偶而整日出遊,偶而整天休息。開學後可能要經過一段時日才能適應。因此,建議家長督促孩子在開學前回復正常作息,早睡早起,三餐定時,生活規律。第二課輔導孩子「安心」,度過了近一個月的輕鬆假期,面臨新學期的挑戰,有時孩子會焦慮。請孩子拿出寒假作業,盤點應該完成的作業有沒有遺漏或需要補充的,尚未完成的部分,必要時協助孩子完成。同時要求孩子規律生活、早睡早起等,這些作法多多少少會產生一些效果。 
 最重要的,假期的最後一天,不妨讓孩子自己動手,參與整理書房、書桌,添購文具用品、參考用工具書,準備好開學所需的文具或書包,營造「新學期、新希望」的氣氛。不要把開學當成大人的事,而應該讓孩子自己準備、家長從旁協助,這樣不但能幫助孩子儘快回到正常生活軌道,也可減少孩子對開學的焦慮感。
 要開學了,孩子難免會有賴床、焦躁等「收假症候群」,家長應該更有耐心,多花點時間與孩子談論學校生活,晚上早一點上床睡覺,陪著孩子慢慢調整、適應,以減少因為「開學」而產生的心理壓力。相信,只要家長願意多花些時間在小孩身上、注意作業進度、均衡作業與電腦的使用時間,並調整作息時間,孩子一定可以適應開學的規律生活,並且有更好的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