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擺暝文化祭幾天來,地區面臨人、貨輸運的大考驗,相關航運公司也儘可能配合輸運需求,加開航報輸運旅客,但是隨著浮動碼頭的建置完成,相關客船的服務水平也必須同步俱進;旅客反映搭乘小白船時,一隻要運往北竿剛殺好的豬,也搭上同船,重點是毫無包裝遮蓋,血滴的滿地都是,包括浮動碼頭,讓周邊搭船旅客都不禁搖頭,雖然有輸運需求,但稍加注意也許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批評。
浮動碼頭的完工啟用,象徵馬祖地區的航運服務邁向另一個階段,即便相較於其他縣市慢,不管是大陸方面來的兩馬鬧元宵訪問團,或是台灣觀光客,都對於浮動碼頭的安全便利給予正面的評價,因此也期盼在船運的各項服務水平相對的提升,讓馬祖真的邁入觀光立縣的境界。
早期馬祖的海運只在輸運,只要可以回家,只要有船可以坐,沒有人期待好的搭船服務品質,但今天時代不同,客輪的服務、碼頭的設施都必須以旅客的角度去思考,以旅客的舒適度為最佳考量。以莒光平均載運量來說,也許一百噸的船就綽綽有餘,但是只要風浪大些,搭過船的民眾就會希望有大一點的船來增加穩定度,讓搭船者的感受好些,而不是吐成一團,大感吃不消。
隨著駐軍的減少,馬祖欠缺主力產業,因此與其他離島相同,都主打著觀光立縣,馬祖要朝觀光邁進,目前是處在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的情況,分散四鄉五島的地理環境,所有的建設資源都必須分散,後天失調則是交通情況的困難,因此相較於其他離島來說,馬祖的觀光發展是更加具備難度。
大家都期待觀光客帶來消費與經濟發展,那交通相關的設施與服務就是第一線要檢驗的部分,相關單位的建設一切需以觀光發展為考量,搭乘服務必須以觀光客思維為主,相關單位可以提供必要的課程,協助地區第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友善服務的加強。另外,地方政府也可以於機場、碼頭設置民意信箱,將遊客意見轉化成可行的政策意見。
也許交通條件不佳,尚待有關單位的努力,讓交通更加便捷與順暢,但服務的感受卻在每天每天的累積當中,因此任何時候都必須以旅客服務至上來自我要求,否則硬體設施改善,卻沒有相關服務的提升,那奢談觀光發展。
提升船舶服務水平
- 20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