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正月在各島登場的迎神遶境是馬祖民俗信仰的重要活動,近年來政府與民間積極投入,有志一同將此一具文化傳承的活動,轉變為文化觀光的經濟效益,也可說是地方傳統宗教信仰文化的再出發,注入更多的新意與活力,呈現馬祖獨特的宗教風俗及人文歷史傳承。同時,也期待透過類似宗教文化祭的這樣活動,提升馬祖的能見度及吸引更多的觀光客到馬祖。
但是,推動宗教民俗活動的過程中,是否僅著重在盛大又熱鬧的思維方向,而忽略了傳統習俗文化內涵的建立與行銷,有必要在推動宗教文化結合觀光多年後,重新檢視思考,讓有限資源做更合理的配置,尋找一條更符合馬祖品味的走向。
不可否認,為了促進觀光效益,近年來政府單位與旅遊業合作積極推動相關套裝優惠,但受到馬祖先天地理和氣候的影響,以及相關內容資訊的不足,往往有熱鬧有餘,精彩不足的遺憾。
馬祖各鄉的傳統在地廟會活動,與台灣本島的差異性,確實具備了吸引國人的魅力。因此,在行銷馬祖廟會宗教文化活動時,政府文化單位與各島的廟會組織,除了積極建置各宮廟祭祀主神的淵源、執掌、陣頭特色等說明,及透過各種形式的媒介平台,提供遊客及大眾理解之外,亦可藉由廟會周邊活動進行規劃,諸如遶境擺暝的相關繪畫、徵文、標語、猜燈謎、文物展覽等富有教育、文化的活動舉行,來提升核心活動的價值與延續附加價值的重要思維。
此外,在大力向外爭取曝光時,也不能忽略掉在地內部的宣傳與催化。例如,把在馬祖服役的駐軍視為參與的一份子,給予充足的資訊及一視同仁的熱情,拋開動員的思維,相信更能喚起年輕人對馬祖的認同感與親切感,繼而成為馬祖的宣傳大使。馬祖各鄉的迎神廟會活動都集中在農曆正月,各鄉各島的資源平台整合也相對變得重要。如何讓節慶活動與食衣住行育樂等作完善相連結,都在在關係著遊客前進馬祖的意願。
馬祖傳統迎神擺暝活動不僅是世俗化的信仰,更是具有凝聚社區意識、社會教育意義、傳承文化價值,與擴大經濟效益等的實質體現。如何讓此項具意義與價值的活動獲得更多的維護與發揚,有賴政府與民間合作激發更多火花,透過不斷創新與行銷,才能吸引更多人發現馬祖的獨特,馬祖的文化之美。
深化形塑馬祖廟會活動的獨特性
- 201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