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日前召開南北竿機場改善可行性評估執行計畫書簡報會議,會中主持人民航局長尹承蓬依據總統府批示,建議八月底台灣世曦公司期中簡報時,是否先行提出建設計畫,以有效加速未來南北竿機場實際改善之作業期程。這項會議對於馬祖機場改善將有加速的作用,也透露未來南竿機場將以不開挖為原則進行儀降或程序的改善,而北竿機場則朝3C機場方向改善進行評估。
任何重大的交通建設是先有政策才有評估,而馬祖的空中交通改善之路之所以漫長,就是犯了方向性的錯誤;三年前的第一次評估其實已經預見了部份結果,如今民航局重啟評估,終於有點找回正確方向的味道。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那一位政府高層或交通民航主管單位明白宣示要實質改善馬祖機場,只同意要進行評估,要依據評估結果再來決定是否要推動實質的改善建設;我們認為,馬祖的空中交通改善應先有政策,再來評估,也就是主管機關要決定機場必須改善,而且要有明確的方向告知,接下來的評估作業才是比較務實的,也比較接近實質的建設計畫。
先前民航局在技術委外時,曾為了迎合部份人士將南北竿機場改善共同納入,而且每座機場都要有2、3、4C共六套的方案,試想這六套方案出爐時又將陷馬祖於紛紛擾擾的不義,到底要那一套又要吵翻天。在機場改善方面,民航局應是法理上最專業的機構,馬祖機場改善,除了地方提需求外,接下來應由專業的民航局主導規劃才對,地方的任何意見都僅止於需求面的問題,應儘可能避開技術面的考量。
日前召開的南北竿機場改善可行性評估執行計畫書簡報會議,可以說是近年來馬祖有關機場改善諸多會議中比較務實的一場,民航局直截了當的說明不需要再提兩座機場都要有2、3、4C共六套的方案,只有簡單的兩個方案,評估完成之後只有做與不做兩個問題,我們也樂觀的預見,以現在社會各界對馬祖空中交通改善及需求來研判,交通部在評估結果出爐後沒有任何不做的理由。
馬祖的空中交通改善是在與時間賽跑,金門航站日前因旅運突破一定的量,已經提升為乙類航站,而金門的經驗正可以做為馬祖機場改善的借鏡。金門最早期的機場與航站與馬祖相差不大,也是經由多次建設才有現今的規模,但另一方向也顯示過去的交通建設與規劃是缺乏遠見的。既然這一次民航局要針對馬祖機場做改善評估,我們仍然要強調一次到位的理念十分重要,3C或許可以改善馬祖空中交通,但不見得能符合未來需求,能否再提升到4C,是可以討論的。這一次的改善起碼要符合未來三、四十年的需求,不必再像金門一樣走到那做到那。簡化評估是加速建設的重要步驟,現在各界有這方向具體的共識,我們希望未來機場改善不要再走不必要的路。
簡化評估加速建設
- 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