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國考補習班馬祖分班是可行方向

  • 2011-03-07
 今年基層特考放榜了,地方缺額雖然不多,但還是一如往例的在地考取比例極低,今年馬祖籍考生「掛零」,而近年錄取的員額以台籍考生佔絕大多數。這個趨勢已透露各層級公務人力結構將會開始變化,未來可能課長主管將會出現斷層。我們建議可以與國考補習班合作,補助來馬開設分班,讓更多地方青年能有機會接受同等的補教,值得地方人力部門思考;但在地考生自己也要努力,不努力,去怪罪他考生也不是正確想法及態度。
 過去戰地政務時期,公務人員任用採選派報備制,可未經國家考試直接任用,待政院舉辦金馬公務人員銓定資格考試時再予參試,通過後合格實授,成為正式公務人員。而在地方自治之後,回歸憲政常態,馬祖公務體系人力,與全國縣市一致,正式進用必須由國家高、普考、基特(地特)兩項考試才得派用,不然皆為約僱及計畫用人,都是一年一聘或一年後要重新招考,缺乏穩定的長期保障。
 而回顧這幾年的基層特考,馬祖每年都會開十餘個缺額,而在參加國考風氣正熾當下,每每吸引二、三百餘人報考,而來馬服務者不算,真正在地籍考生錄取者可說是少之又少,大家所擔憂的是台灣考生將是地方公務體系最大的新興族群,不是我們排斥台灣考生,而是在地比例過低,造成未來人力失衡,流失在地色彩及動感。而失衡也已是既定的事實,以每年錄取10多人,10年後變成100多人,而最大問題在於中階主管如課長的培養。台灣錄取考生最大隱憂,不免在於他們對此間生活、人情不習慣,流動性高,造成公部門業務推動的不便。另他們考取之後,不可否認多數都是以此為跳板,除年資到立即調台之外,其間還要參加高考或重考其他,錄取後即予離開現職。而在地在職青年流動性小,他們出生在此、成長在此,對民間事務也熟稔,不必學習適應考取即可銜接任用。為長遠地方發展,以及留住在地青年人才,並保住地方鄉土色彩平衡,人力部門要思考如何給予輔助,讓在地新血輪正式加入地方服務。行政最珍貴在於歷練,書上學不來,地方中階主管如課長很重要,也是未來地方施政的主力。
 其實這幾年馬祖青年也有自覺,很多青年以考上公職為目標成立讀書會,希望會員們能夠透過共讀來鞭策自己讀書,也藉此彼此激勵,但三月一日放榜之後,幾個讀書會成員是全部中箭落馬,有人指出像一般行政今年錄取標準才71分,讓幾位考了接近70分的考生是徒呼負負,過去幾年也有分數只差小數點落榜的,顯示馬祖考生跟台灣考生真的沒差那麼多,只是缺乏攻頂的必勝手法及考場資訊,以及競爭實在過於激烈。
 在此,相關部門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幫助這群無助的馬祖考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引進國考補習班在馬祖設置分班,比照銘傳在職專班提供教授講師各項優惠補助,規劃專業講師,就開出員額職系聘請來馬指導研習,除應試者可參加之外,也可安排一般公務人員參與,吸取新知、觀念,若無意願補習也可協助購置、蒐集系列考務叢書、講義、考訊資料供在地人士參考、閱讀,比較後再自行選購,絕對比花費資源在錦上添花撐學歷的無謂高教之上有意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