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也好、輕也好、或是柔也好,都是慢活、樂活。隨著環境的改變、觀念的轉換,不但現代人追求減壓、簡約,連出遊也是找輕鬆、悠閒,馬祖就是要朝這個感覺走,如同我們曾說,馬祖不要強做第一,也沒必要做第一,我們可以去做唯一。
最近看到北竿在推慢食慢活產業發展策略聯盟,作為產業溝通平台,希望由基礎做起,先讓大家建立概念,由村而鄉,拉大到四鄉五島,塑造馬祖樂活之島,遊客是因想輕柔的腳步,放慢心情,不用手機,自由自在地給自己解放一下,再回到喧囂都市。
幸福感是每個生活在馬祖的人心中的自我感受,很難透過數字進行評量,金、馬在近年調查上的漂亮數據,可以說是這幾年離島生活品質大幅改善的反映,在交通越來越方便的同時,享受與台灣同步的物質水準便利,即便有時候仍然必須忍受天候不佳所造成的交通不便,但整體來說已經較過去大幅改變和升級。
世界各國都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下,討論未來城市的發展模式,希望傳達的理念便是「用居民的幸福指數作為考量城市魅力的核心;未來的城市好不好,要看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幸福不幸福。」島嶼也是如此,更有建立一個獨立快樂的島嶼區隔性。
走過貧窮的艱苦生活,馬祖民眾學會樂天知命,但給予馬祖民眾跟台灣相同的生活水平,是每一位在馬祖的政治人物要努力的目標,讓馬祖鄉親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在故鄉的生活是幸福與滿足的。當天氣晴朗,走在步道望著大海,悠悠閑閑,大家會認為很幸福,遊客也認為很舒適。現在問題是民眾認為生計有問題,遊客認為配套還不夠,這些都需要大家再努力。
「慢活」(slow life)在現代人緊張的生活裡,成為漸顯趨勢的一股潮流,大家現在也聽過或看過這個名詞,反正變慢就對了,遊客來此覺得很輕鬆,沒有趕的壓力,不必趕著叫早、趕出發、趕吃飯,這是快速生活的反動,當大家追求著以更短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有另外一群人卻反省要過著正常步調的生活。
正當地方推動海空改善之際,在等待的時間裡,我們可以先做慢的活動,除了公部門之外,民間也要有此體認,尤以住民更要有其眼界,逐步地來配合、推銷;當然,公部門的規劃及行銷列入每年不可缺的選項,一步一步來做。
有觀念就有共識,再一步一步去形成,打造一個給國內甚至國外遊客在島上慢慢走、慢慢吃、慢慢睡的世外之地,相信「樂活旅遊」在離島馬祖也是一個活招牌。
慢,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變成一個奢求品,很多人出遊是為了追求停下來,我們馬祖可以朝慢、輕、柔的旅遊境界去營造。
慢下來,旅遊的內心需求
- 201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