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月16日,馬祖日報電子報達300萬人次上站瀏覽,總瀏覽人次已累積到300萬1527人次,在過去7年多的日子裡,平均每天約1122人次上站瀏覽;本報已完成新版規劃,正待內容單元的修正,以及後端作業及管理功能的加強,改版新菜單將朝內容多元化及與讀者互動性,並增加每日快遞新聞的質與量,以強化服務網友讀者。
馬祖日報電子報網頁自93年2月10日改版更新網頁後,於94年1月中突破30萬人次,至94年7月31日為止,總瀏覽人次為50萬4千餘人,之後上站人數穩定成長,到95年8月22日,已突破一百萬人次上站瀏覽,97年8月11日達到二百萬人次,一○○年3月16日突破三百萬人次。
本報電子報與馬祖資訊網為馬祖對外兩大窗口, 屬性及功能不同,電子報是馬祖旅外鄉親的主要精神糧食,旅外的馬祖人不論在天涯海角,所要的資訊就是故鄉的人、故鄉的事、故鄉的景物建設等。民國一○○年新改版,主要加強新聞的節奏感、脈動性,以新聞及圖片、影音快送上傳,並增加提供鄉親、讀者張貼及活動區塊。
讀者與媒介組織的雙向互動、回饋,最佳的捷徑就是電子報平台,也是最大功能之一,雙方可以用最快的交流渠道獲得溝通、傳達。本報也會持續針對個別新聞反映予以追蹤採訪,瞭解鄉親們的關心及偏好的傾向,也期盼親愛的鄉親及網友能繼續支持。
電子報網頁的改版,避免過大的更動及區塊擁擠,以免視覺上不舒適,在使用上不方便,讓每天到馬報家族「做客」的讀者維持習慣、流暢。大眾媒介最可貴的在於有讀者的回饋,這個回饋是雙方交流的接近、認同,所以不論是鼓勵或是批評,都是讀者的自然聲音表述;讀者的建議,我們做為修正的參考。
事件、活動也好,過程、場景也好,或稍縱即逝,或過眼雲煙,其歷史價值在於紀錄、儲存,馬祖日報的功能也在於儲藏,電子報拜數位科技發展之賜,運用功能更能擴大、深化,同時隨著歲月累積,更能彰顯保存的珍貴。從民國六十八年連江縣誌第一、二集編纂,至續修三、四、五、六集,再到近年鄉誌、村史的編著及文史考證,以及博碩士論文撰述,馬祖日報儲藏室成為不可缺席的查閱、引用之空間。馬祖日報智庫部份的增添、修正,目前受限於經費,在檔案資料運用上還不完備,將規劃以文建會核定專案補助馬祖故事館經費推動一併運用,以節省地方預算開支。
本報電子報與馬祖資訊網也列入世界及全台排名;但我們還有待努力空間,以與讀者互動、雙向交流及提供訊息服務為取向,未來讓馬祖這個名字飛得更高、傳得更遠。
本報電子報300萬人次後再出發
- 201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