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季輸運的思考

  • 2011-03-24
 地方交通單位提出霧季南北竿機場全部關場時,臺馬輪延後至十一或十二點開航,以發揮輸運旅客、解決旅客滯留的問題。在日前大霧鎖島三天時確實發揮功效,馬祖沒有像金門發生大批旅客滯留問題,成為電視的一條負面新聞。但實際執行起來,確實仍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讓輸運機制可以更完善。
 霧季輸運機制引發許多的討論,贊成者認為確實可以發揮輸運的功能,讓多數願意搭船的人,可以選擇搭船離馬,而小三通旅客也可以在霧鎖的情形下,順利返台,不至滯留馬祖影響後續行程,這個作法,也受到好評。
 但提出不同意見的也不少,以貨船為例,前些日子永順66船開到馬祖,等候三天才能結關進大陸,讓貨運業者大嘆完全喪失時效的優勢。因為海關必須在五點前辦理結關,臺馬輪十二點開出前深水碼頭無法使用,下午若有多艘船隻等候,則幾乎來不及作業,必須再等一天。選擇走馬祖小三通貨運者,通常貪圖的就是快,因此喪失快的優勢,會讓福澳港降低競爭力。不過這一點,交通局已經向工務局要求儘速完成S2碼頭的驗收,讓貨船可以在S2卸貨驗關,原則上三月底可以開始作業,讓臺馬輪的進出不致影響貨船作業。
 另外,根據現場搭乘臺馬輪旅客的反映,許多習慣九點半開船的旅客,一早八點就到碼頭買票準備登船,通常要等到八點多以後,船公司才會告知今天的開船時間,對於旅客而言有無所適從的感覺,有的選擇回家等待,多數在現場等待到中午十二點,既然決定要坐船,其實心情都是希望可以快點開船到基隆,因為大家還要轉車到各地,漫長的等待總是難熬。
 根據現有機制,當天一早南北竿機場全部關場時,確定啟動臺馬輪霧季輸運機制,先馬後東十一點開航,先東後馬十二點開航,這一點也是大家的困擾,因為開船時間不一定,大家不容易理解,過去臺馬輪無論先東或先馬,都可以在九點半開航,因此延後開航時間建議也可以一致,方便旅客及工作人員理解跟操作。
 臺馬輪霧季輸運立意甚佳,主要可以讓上午觀望是否搭船的旅客,多些準備時間,另外小三通旅客也可以在十點多抵馬後,順利轉搭臺馬輪離開,只是若遇前些日子根本小三通停航,機場全天關場,在船上確定搭船的上百旅客完全不知道在等待什麼,也產生不少抱怨聲浪。
 一項政策的執行確實沒有百分百滿意的情形,重要是執行目標是否符合多數民眾期待,這項政策又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然而執行過程勢必要多所溝通,建立良好運作模式,讓流程更加順暢,給予民眾更便利及肯定的訊息告知,否則解決交通滯留問題,又多了旅客無所適從及觀感不佳的疑義,畢竟交通就是服務業,更是觀光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