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產業的需求面向探討

  • 2011-04-13
 開放離島觀光博弈業,金馬澎在地人士必然持不同意見,最後是訴諸民意決定,這是民主政治常態。昨論述中央尚在草案推動及徵及離島民意階段,我們先不陷於接受、排斥做爭論,應是投資者評估適不適合做?鄉親願不願意做?才是這項政策的取決關鍵點。
 就開放博弈產業而言,對一個區域整體觀光發展而言,是提供離島多了一個選項。離島金馬澎民間倡議開放博弈業未曾停歇,以及近年訴求聲浪響起,當與在地生計、出路面臨困境有關,在旅遊大門打開之後,並未如預期活絡商機,反而蕭條;同時金馬澎小三通航線開闢,因主客觀因素限制,以及兩岸空運直航後也見萎縮;現今,三個島嶼生路困境,尤以馬祖為最,變成退不出、又走不進的觀光窘境。地方民眾為了生活,要求開放觀光博弈產業的心聲可以理解。茲就鄉親心理層面、族群結構、政治環境、地方現況及建設發展寄望在開放觀光博弈產業做初步探討。
 就鄉親心理層面來說,每一個偏鄉面臨共同的問題,島嶼邊緣化、村落蕭條化,除了7-11店面越夜越亮麗化,其他店面、行業黯淡化,民眾不得不憂慮未來如何生存下去,也總不能再觀望下去;族群結構而言,公教族群領的是固定薪水,沒有生活之虞,而鄉親業者不同於上班族,必須要有消費潛力及客源,才能有生機、有生計。他們要求開放觀光博弈產業,也是不得不做選項。
 再者,國內政治環境在縣市搶食、排擠的競爭下,離島弱勢是宿命,也是必然的結果,資源分配也形薄弱;同時,政府仍限於以台灣本島觀點出發,固然對離島建設挹注沒有減少,關鍵問題是遇重大型建設也常以效益作為思考,如海、空建設發展的現代化高速快輪、大型客機起降,中央欠缺尊重在地實際需求性及未來發展性。
 地方在現況及建設發展遇到限制,在不能坐以待斃下,我們不得不循多向思考,爭取開放博弈產業,鄉親期待有所轉換,專家學者也有疾呼開放離島博弈,從馬祖論壇「打造新世紀.低碳樂活島」行動策略研討會,到縣政顧問會議,對馬祖契機之探討、如何突破目前旅遊觀光困境之策略研議,博弈產業也是討論議題,提供馬祖發展的另一面借鏡。
 當然,觀光博弈產業不是萬靈丹,也不是特效藥,純粹就振興經濟面來看,觀光博弈的確是世界許多地方的作法,當然有成功、也有失敗的案例。馬祖現在要等的是「能不能」,不是「要不要」,先看投資者評估適不適合,而到了成熟階段之時,再來決定我們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