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綠色生活 打造低碳島嶼

  • 2011-04-24
 隨著環境教育的普及、環境意識的覺醒,環保議題已經越來越貼近民眾,從過去只有特定團體參與的環保運動,已轉變為大多數民眾都願意自主參與的綠色生活運動。面對全球綠化趨勢,身為「地球人」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從日常生活中實踐舉手做環保,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力。
 近幾年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節能減碳刻不容緩」、「樂活生活起步走」之類的口號此起彼落,時時提醒人們愛護地球、尊重環境。「節能減碳」顧名思義是指節省能源、減少排碳;那麼,要如何實踐節能減碳的綠色生活呢?
 不是不用水、不用電、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才叫綠色生活。而是在符合基本日常生活所需的條件下,懷著感恩與珍惜的態度,節省資源的使用,降低對地球環境造成的負擔。綠色生活的定義非常廣泛,舉凡食衣住行育樂融入了環境意識,成為生活中的習慣,自主、自然的實踐,就是綠色生活的意義。
 馬祖未來的發展,已經定位為樂活低碳島,足見我們對環境品質、生活素質以及生命健康、社區環境等議題已凝聚成共識,並蔚為一種趨勢。建構低碳綠生活環境,有賴公部門提出具體綠色產業發展、創造綠色就業與適當工作及減少用電、用水與用油等低碳生活的方法策略外,屬於民間組織如社區發展協會、野鳥學會、保育團體、地方文史工作室、義工解說員等,也要發揮影響力,擴大參與,讓環境意識紮根壯大。
 而隨著「樂活」、「綠生活」等概念逐漸成為被大眾所認同的生活方式,建構規劃與環境共生的「綠色城市」,勢必也將成為未來地方發展的必經之路。當然,除了少開冷氣是個方式之外,相信還有很多值得大家一起來仿效的減碳行為。像是購買自家附近菜農所提供的蔬菜水果,減少食材運送所需的能源和排放的碳量;像是減少自行開車的次數,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騎乘單車取代;像是自備環保餐具,減少免洗餐具的浪費;像是自備購物袋,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像是澈底做好資源回收,讓物品有再被利用的價值等,都是一些多用點心,就能輕鬆達成的方式。
 「節能減碳」和「樂活」不應該淪為敷衍的口號,而應該是生活中必須實踐的目標。拯救地球,不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為的是自己受益、下一代受益,為的是地球的永續,為的是你我的健康生活。讓地球更長壽,只需要從日常生活做起,舉凡關引擎、搭乘公共運輸工具,甚至拔插頭,每一個小動作,都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