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的、國際的旅遊島嶼 從微笑、指引先做起

  • 2011-05-03
 縣府去年起加強行銷馬祖島嶼旅遊國際化,主要希望看到外籍遊客到馬祖,象徵世界走入馬祖,也就是馬祖旅遊國際化的指標。馬祖旅遊大門打開後,外籍遊客比例雖然還是偏低,不過,不代表未來沒有市場,現階段我們要做的是大家一起為營造友善的旅遊島嶼努力。
 國際化是必然趨勢,馬祖旅遊也是如此,我們不是只侷限在台灣、大陸的遊客,而要把視野、佈局在各國人士,尤以歐美人士最喜愛這種有遺世獨立感覺的島嶼,希望他們台灣之遊附加體驗馬祖外島的風情。我們不是說外國遊客特別重要,而是具有指標作用,它代表區域旅遊跟國際觀光接軌。
 地方開始在觀光定位上,即以國際觀光島嶼為目標,近年不論在導覽手冊、景點介紹都已走向雙語化之動作,這是好的現象,不過,還不算完整,民間部份就很薄弱。
 為了推動旅遊外銷,地方亦曾到國外旅遊博覽會參展,但是次數還是不多,佈局也不夠大,當然跟經費困難有關係。不過,我們不能再為一些小經費去省,有的該花還是要花。未來開發外國客源,我們可以先從小處著手,如外語導覽人才的培訓不可缺;再者,官方網站的架設,最好建置一個英、日、西班牙語系的專屬旅遊網站,提供外籍人士上網查詢;其他如旅遊相關設施,包括民間的服務告示,也儘量力求雙語化。
 大處著眼的是友善旅遊島嶼,似乎我們更需加強,我們建議從小做起,可先從幼稚教育融入,公部門做表率,並請鄉親共同配合。從過去軍管時期「禮貌的馬祖」口號、標語,到現今觀光全開「友善的島嶼」的訴求,今昔相比,只是對象不同,而微笑禮貌的必要性是不會改變的;現今,對待遊客服務,大家更要主動。我們在路上常見背包族騎著機車停在路牌、景點查看,或是對照手上的地圖,我們可以主動趨前問候,或是需要我們指引之處。
 現今友善島嶼的提倡,主要對外地遊客踏入,大家給予友善眼神、微笑,讓遊客感受溫馨、友好。雖不會對遊客不友善,但也不會給予微笑或熱心指引。大家在討論觀光發展時,不外乎是交通的瓶頸,卻甚少注意友善的建立,以及給予遊客深刻感受。
 微笑,是最低成本的旅遊開發,卻是最高效益獲得。現今,旅遊學者、專家也都在探討除以在地化特色,做為國際觀光座標外,友善與否,更是吸引遊客的最大活性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