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兩岸在一開一放之間,只會腳步加快、拉大;或許大家會認為陸客首選去台灣,這也是事實,我們也不否認金馬小三通旅客市場會受限,但以現階段地方容量,一日若能維持固定100名陸客流量,是很理想狀態。不論是陸客對台「自由行」,或是對金、馬、澎小三通「個人遊」,都是大、小三通利基,兩者並不衝突,各有優勢,各有訴求。
大、小三通利基不但不衝突,兩者還要掛在一起,因為沒有大三通的開放,小三通的層級也不可能全開,這是政治環境及現實面,我們也不得不接受,所以要拋開過去只能小三通的單向思考,以及亦要揮去大三通開了,小三通沒了的恐懼陰影,兩者是共存共榮。
各有優勢,是說大三通再怎麼開,總有它受限及敏感度,以現行申請證件來說,若跟團遊台灣,辦入台證件通常約1個月,民眾提出相關財力證明及保證人資料,大陸這邊審核通過後,得把通行證寄到台灣;台灣再審核後發證,才把入台通行證寄回大陸,這樣申證像「旅行」在跑,還是很不方便。
在大陸公布對台自由行試點3城市及預定28日成行,以及也宣布金、馬、澎小三通再磋商期程之時,先推廈門暫住1個月以上非閩籍居民到金門「1日遊」,不僅為開放金、馬、澎小三通「個人遊」開跑,也是小三通優勢的地方。
配合赴金門1日遊啟動,移民署金門服務中心負責受理審核、發照證件,係依據「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人員入出境作業規定」辦理,雖仍維持現行須以組團方式為之,但入出境手續簡便多多。
再說,我們先不要擔心有無客源,先做我們該做的區塊,如討論福州合作推廣「一程多站」旅遊,就是說閩省以外的陸客可從福州、黃岐玩到馬祖,建立一個更密切的旅遊關係,且開闢更多的新旅遊景點,拉長旅遊動線。自由行商機,台灣各地祭好康搶客,紛紛祭出補助、優惠方案,就盼陸客停留過夜、消費,帶動經濟發展,我們這個項目也勢必要做,有待觀光相關部門、民間業者共同整合推動。
再者,陸客個人遊之後,族群對象會改變,不再是過去樣版的官方或半公營團體,未來年輕族群、背包族散客會增加,學生財力有限,希望價格可經濟實惠,同時要求不高,並會以知性之旅為最大訴求。陸客小三通個人遊開放上路,隨著族群多元化,需求也不一樣,不單是都會區是他們首選,島嶼型也會是不同旅遊體驗。
大小三通各有優勢訴求
- 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