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正違建 鄉村有容

  • 2011-06-29
 蓋房子是好事,也是喜事,政府欣見鄉親安居樂業,左鄰右舍也會給予祝福;固然,施作期間塵土飛揚,那也只是短暫噪音或不便,但卻可換來長久整潔,周遭鄉親可以忍耐;而不能忍受的是,過去違建歪風滋生助長,以及太超過界限,已為社會大眾所不容,工務部門查報移送也獲得大家掌聲。
 在法令規章未完成放寬前,採取導正鄉親走合法興建的路,是必要的措施,除持續監控濫建查辦,消弭鄉親僥倖心理外,現階段我們建議工務部門增設人力開設輔助申建專案窗口,協助鄉親完成新建案件;再者,期許鄉親切記避免因小失大,以及遵守法規施作。
 我們平情而論,違建非鄉親所願,過去違建歪風滋生助長所致外,不諳建管法令規章,以及懼於申請程序的繁複、作業手續受困等變項因素;在現今大家有循合法興建途徑的認知及觀念下,工務部門可否思考開設輔助申建專案窗口,設置專人服務,協助鄉親完成新建案件,達成「萬年寶蓋」的宿願。
 在生活、工作雙重壓力下,多數人對陌生及繁雜事務感到排斥,以申請建物的相關法令、程序、手續,的確是一個頭兩個大,建議工務部門在有限人力下先做任務編組,對鄉親申請新建案給予最主動、最快速的協助,避免鄉親或因遭遇困難或因不便,或因嫌麻煩而中途放棄,而走向最壞的違建之路。
 另外,我們建議工務部門用最簡單的字語、圖例、表列式,以及相關最簡易須知印製成冊,提供民眾使用,同時提供相關聯絡人電話,給予鄉親在最需要時電話聯絡徵詢;當然,會增加工務部門工作量,不過,少一個違建,村容就多一個希望。
 違建固非鄉親所願,但卻因心存僥倖、圖方便省事,以及流於房子面積變大迷思,致使心中拔河掙扎,造成錯誤的違建選項。房子不在大小,如同家庭溫馨不在於材質營建,而在於氣氛營造;我們有多少土地面積,就遵照合法興建長寬度,也如同幸福度在於內心的感動,而不是外在的感染,更無必要為了拉大外部,而鬆散內在價值的蘊涵。
 起厝更是人生一件大事,從規劃、設計、申請,到建造、裝潢急不得也;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第一次蓋房子人的心情,總是希望快,但是往往欲速而有缺角,並有所遺憾,如違建就是為了求快而等不及建造下來,造成最大的缺憾;裝潢也是如此,為了求快搬家,不但裝潢品質會受影響,在未來空間動線及使用便利上也會覺得不足,這是經驗法則,所以凡事多思考、多請益,就會減少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