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戲水安全第一

  • 2011-07-03
 馬祖四面環海,每逢盛夏氣候炎熱之際,不少民眾喜歡到海邊從事水上活動,以消除燠人的暑氣。加上7、8月份適逢各級學校放暑假,隨著莘莘學子的活躍,更讓戲水的人數大增。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有效防範不幸事故發生,有關單位除了強化消防人員水域救生作為,也必須針對危險水域設置警戒站、安排救生人員服勤;另積極搭配平面文宣或傳播媒體,廣為宣達防溺知識與轄內危險水域處所,使民眾皆能具備水上安全活動智能,避免溺水悲劇發生。
 意外發生的地點,往往可見「禁止游泳、戲水」的警告標示,且多在無人看顧的海灘或溪流,發生的季節曲線,則由5月分起,一路向8月份持續攀高。戲水溺斃的悲劇每年夏天都在上演。尤其在暑假期間,五到十四歲中,十二、三歲學童死亡比率特別高,乏人看管的空窗期更容易發生危險。
 雖然教育部規劃要求全國中小學加強游泳訓練課程,希望學生具備基本游泳能力。但幾乎可以想像,會主動跑去海邊、溪邊游泳的,絕不會是旱鴨子的主意,顯然,要防範溺水事件的發生,不僅僅侷限於教教游泳姿勢、換換氣,能夠來回橫越25米游泳池就可以的,學生最需要教育的,是最基本的安全觀念。如果無限制的發展孩子冒險犯難的好奇心,盡往未知的危險地帶,即使身懷橫度激流或與大浪搏鬥的游泳技巧,誰也無法保證意外不會發生。
 馬祖四面環海,常常會有接觸到水的機會,舉凡游泳、泛舟、搭乘船舶、海邊戲水,從事在這些活動,如果未具備水上救生安全常識及技能,就有可能面臨到溺水的危險。因此,不管家長與學生,切勿輕忽任何可能發生的危險,並特別注意各項水域活動之安全性,提升安全教育的認知。同時,縣政府應結合學校、觀光局、消防局及民間救生團體等單位,加強橫向溝通聯繫,共同為維護青年學子生命安全而努力。
 為能快樂享受夏日陽光戲水樂,大人、小孩都必須謹記:注意水域要安全、戲水知識要齊全、戲水行為要妥全、救人自身要保險的戲水安全手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