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孩子不會輸給人家,而且很幸福;除在地受教環境提升之外,近年小學生走出島嶼機會也不斷增多,不論是城鄉交流,或是觀摩研習,對學生受益是有幫助;再者,延伸學生出國體驗或遊學也有必要,對他們視野開闊亦有助益,地方相關及家長會可就子女在高國中小求學階段,規劃安排走出馬祖,多做體驗觀察,至於經費使用,政府相關採象徵式補助即可,餘由家長負擔,相信只要安排周全完備,對子女有加分,父母應會支持。
以近年「走出馬祖」小5生暑假到台參加魔法英語村研習及參訪活動來說,不但小孩有期待,大人也給予掌聲;再者,地方政府安排今年小學生遊台北花博、上海世博,及立委曹爾忠安排旅台大專生也觀摩世博,都帶給新生代深刻記憶。
同時,近年,島嶼校際教學交流,也獲得家長的肯定;這些走出戶外、走出校園,接觸外部,體驗觀察,吸收新知並學習互動,以及練習獨立作息生活的活動,對孩子成長是正向的,作法值得鼓勵。我們認為,只要不是純玩樂,而活動設計周全,行程規劃得當,不要說孩子有高度意願,連父母親也會給予鼓勵支持。
所謂走出馬祖,就是開闊視野,看看別人接觸不同環境、人物,吸收不同的新知,學習新的事物,因畢竟馬祖是島嶼型態,雖然現在資訊發達,各種新知皆可獲得,但實際碰觸新環境及親身體驗新事物是完全不一樣,所以有必要跨入不同的區域、國度。
出遊感受、走出體驗,因對象、性質不同,領略也會有所不同,如以親子遊而言,因是家長與子女同遊,對家庭感情促進及親子關係有幫助,而孩子與同儕參加觀摩學習交流,體會當不一樣,除可在團體活動中學習與人相處外,也可學習獨立,同時行程安排也可在遊樂中學習新知識。
如今國外流行「壯遊」,那就是Grand Tour,培養獨自「闖」的能力,才能開創個人競爭力。 傳統上,空檔年就是歐洲年輕人「轉大人」的階段,他們絕大多數是藉由出國壯遊來完成這項成年禮。
國內也鼓勵青年以多元方式認識鄉土、行遍台灣,帶動青年壯遊台灣風潮。發掘青年壯遊台灣感動地圖,型塑青年壯遊新文化,協助青年透過壯遊台灣活動,產生自我改變,增加自信心及方向感,提升個人競爭力。
地方小5生「走出馬祖」活動獲得在地家長認同與肯定,為培養離島孩子國際觀,可以試著協助延伸在地學生出國遊學體驗,地方做象徵式的補助,由家長負擔大部分費用,相信只要相關安排周全完備,對子女有所加分,做父母者會予支持。
走出馬祖 走進台灣 再走向國外
- 2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