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新移民 多元管道協助

  • 2011-07-17
 新移民家庭已是人口結構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積極看待及因應,是必須嚴正面對的課題。由於外籍配偶越來越多,所衍生新移民家庭生活適應問題更受到重視,這些家庭大多因婚姻基礎薄弱、家庭經濟弱勢、社會支持網絡及家庭地位低落等因素,以致可能面臨婚姻穩定性不夠、生活適應不良、社會支持網絡薄弱、子女教養問題、人際關係欠缺等相關問題。因此,政府與民間必須加強合作,提供一些加強保障的政策措施,俾外配獲得更多關懷或照顧,進而產生撫慰心靈的安定感、認同感,而有意願、安心地安樂生活。 外籍配偶在適應生活上問題,乃是政府當前最需重視的問題之一。由於文化、生活習性、語言、思維與行為模式等,與本國差異很大;又離鄉背井,導致身心靈的衝突、壓力,在沒有正常宣洩管道,就會反彈,發生無法預料的事情。因此,政府對外配的生活輔導,需藉由專業衛生或社會部門,透過定期或不定期居家訪視,了解是否有適應不良問題?發現問題,立即通報列管追蹤,並加強輔導。此外,政府亦應協調民間社團舉辦活動,讓外配能夠暫時離開壓力,參與各項活動,彼此交誼互動,發揮聯絡情感、紓解壓力效果。
 以上的措施還是不夠的,極需要社區的支持系統,民間力量的投入。在村里內有傾訴對象,有更多如同親人的相伴,讓外籍配偶走出家庭,多交朋友,融入社區團體,閒話家常表達關心之意,相信對於壓力的紓解更為有效,進而對新土地產生認同。藉由民間和政府力量的雙重投入,並且持之以恆,應能幫助新移民遠離陰霾,建立幸福家庭是可以預期的。
 此外,新移民基於語言、文化的障礙,管教孩子傾向放任、疏忽,教養孩子顯得力不從心,產生對下一代之教育、養育、生育等問題,例如語言學習、優生保健、融入社區生活人際關係及子女人格發展輔導等問題。如何協助處理新移民子女適應不良的景況,協助家長處理親子衝突等問題,避開陷於每況愈下的循環中,政府與民間都要深入關心,並且有具體措施引領這些新移民子女能順利且快樂成長。
 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遠渡重洋來到台澎金馬,一如當年我們流離失所的祖先,企盼在此安身立命。馬祖原是個移民社會,理應較能理解移民辛酸,並且了解新移民及其子女為我國之國民,對未來人口結構、文化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如何更努力整合相關資源,給予新移民及其家人充足的輔導與協助,還有待政府與民間持續地關心與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