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除在工地觀光之不佳感覺

  • 2011-07-19
 過去這10年,多少的違建,就失去地方多少村容景象;多少的任意堆放工程廢棄物,就失去多少山色景觀。縣府最近一次主管會報上指示工務、環保單位推動「廢棄工材不落地」措施,工程廢棄物不可讓業者任意堆放道路旁,不要讓遊客有「在工地觀光」的不佳感覺。同時,廢棄土方及建材更不可傾倒或堆放山坡隱密處,我們除嚴格規定予以告發、處罰外,希望業者或民眾循資源回收處理或集中處置,給自己生活的島嶼建立一個有序的空間。
 為澈底解決馬祖日益嚴重的違建問題,縣府目前落實執法,民國100年違建即予移送。按截至民國99年底,本縣已列管的違建包含97年5月前舊違章建築480件及之後的新違章建築500多件,除了罰鍰之外,工務局今年更嚴格執行新建違章建築移送地檢署處置,後續更會禁止新建違章建築接用水電,杜絕破壞馬祖好山好水的元凶。
 違建即予移送,獲得大眾肯定,民眾及遊客更進一步反映山坡小徑多是廢棄物棄置的隱密地點,值得相關部門重視,我們也希望大家多檢舉,發現有業者任意傾倒或堆放山坡隱密處,予以告發。長期以來,只要大家少走動的地方,幾乎都可以發現隨意傾倒的廢棄物,令人扼腕的是警告標示,仍視若無睹。
 今年完成掃雷工作,許多海岸路段雜草、枯木及蔓藤,經掃雷人員清理後,海岸線顯得清新,雖有過去部隊移防、撤銷後留下垃圾還易處理,唯獨營建廢土、磚塊、鋼筋等建材最為棘手。
 工程建設有其必要,廢棄土方及建材必然有之,地方有土置場,讓營建廢土、磚塊等等有處集中處理,而其他部分營建廢棄物則由環保局資源回收處理,並使用者付費,但顯而易見的是因收費,以及部分業者或鄉親為方便就直接傾倒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過去欠缺管理,久之人煙較少之地點,幾乎都成為最終的堆放點,形成違建、濫墾的另一亂象,相關部門也因部分民眾不守規定而背負社會大眾的沉重苛責。
 這10年來,至今相關處罰措施未生嚇阻作用,因此在各角落的營建廢棄物不因歲月而消失,反而越積越多,越堆越高,我們知道相關部門承受壓力也越來越重。我們希望業者先從自我要求做起,在工程承攬之時應先將廢棄物處理費用算在內,列為必然開銷,不可因削價或施工之便任意傾倒。我們要知道,馬祖腹地有限,別以為眼睛看不到你今天方便傾倒,明天就等於傾倒在你或你下一世代的腳下。再者,取締重罰是必要手段,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