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出發 定位金馬發展

  • 2011-07-26
 歷史是濃縮的記憶,也是根源,不論是國家或是區域,歷史背景是發展的基礎;如同城市在快速劇變後,雖然呈現新貌,但是最後要回到它的歷史根基去著力,延伸出主體生命力以及獨特性,也才能延續生命。
 福建省政府首次以金馬歷史回顧與展望召開學術研討會,有它的價值與意義,也是紮根性的作法,希望藉由金馬歷史的回顧與展望,各方不同的討論及提出看法、結論,做為金馬未來規劃及提供政策參考。
 不管外部環境如何演變,歷史的內涵不會變,所以諸多發展都在找根源,從根部出發,才會長得結實,花開得茂盛。從這場研討會,我們先綜合看看別人的角度怎麼說,怎麼看金馬。
 都會區域是21世紀新空間形式,台灣在高速鐵路通車後,形成台灣西海岸都會區域;中國大陸則有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金門與馬祖處在兩大都會區域間,成為海峽中的介面。
 台大城鄉所長夏鑄九提出金門與馬祖再定位看法,他在金門議題場說,金門與馬祖是海峽中的介面,應在都會區域新空間中,爭取重新定位自身歷史的機會。
 「歷史不會回頭等待錯失良機的人」夏鑄九表示,懂得拿捏金馬自主性秘訣的歷史作用者,當然懂得如何以政治槓桿,翹起兩岸共同支持,把握不可再得的時機。過程中,也是重新建構金門與馬祖社會主體性的歷史機會,徹底甩下過去戰地政務長年壓抑的民間社會。其他參與者就國際地緣政治、金馬地位課題進行對話,議題為戰地社會與歷史遺產、馬祖地方發展、閩東文化研究等,都是歷史根源的探討。
 有啟發、有激盪,才能逐漸建立共識,進而付諸實現,金門與馬祖問題需要大家共同關心和思考。縣長楊綏生總結表示,歷史是一面鏡子,鑑古而知今,從過去的脈絡找到錯誤並予以改正,過去的因緣際會造就今天的馬祖,不管是國共對峙時期金馬的工具性角色,還是小三通時期的實驗性角色,馬祖現在要脫去一切包袱走出自己的路。
 從金馬的歷史情感觸動,福建省政府首次站在高點策劃主辦、民間參與,以學術方位、角度,切入民國史與金馬地位、戰地社會與地緣政治,再拉到金馬與國際地緣政治、海洋與金馬的寬廣格局,無疑的這是處在「虛級化」的福建省政府勇於以金馬兩島面對歷史、土地與人民,為金門、馬祖尋找文化方向、政治出路的研討會,我們高度期待為金馬找回歷史、找到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