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從小做起 家庭學校雙管齊下

  • 2011-07-27
 近年可能都感受到台灣社會變質,取而代之的是利益薰心,以及無所不用其極的貪圖個人名利;我們認為,這一切源自於人心的改變,當人們不再重視品德,我們還能再相信誰,重點就是要加強品德教育,才能確保社會風氣,政風清廉,也能避免弊案一再發生。
 從台灣海關此次爆發集體收賄案件,收賄事件爆發之後,不免感嘆怎麼會這樣,而且是隱蔽多年才爆發,又讓人驚恐台灣龐大公部門裡面還有多少這樣的地雷還沒爆。我們可以發現,台灣收賄全部都是因為貪念跟心存僥倖,自己以為可以一手遮天,但人在做、天在看,是絕對跑不掉的。法務部廉政署成立,顯示政府打擊貪污的決心。馬祖政風清廉,地方清廉度也是備受肯定,馬祖地方雖小,還是要加以防範。教育部也在大力執行「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希望能落實正向管教及著重於品德教育之推動。
 我們認為,今天的問題全都是因為品德教育失靈,要挽救現在還來得及,而且一定要從小開始落實,所謂教育的目的就在引導個體開展潛能、服務社會,成為知情意、行合一且品德修養良好的人,尤其良好的品德涵養,更是其中的首要。
 除了學校品德教育之外,家庭更形重要,身為父母一輩的鄉親,更要謹言慎行,當子女的好榜樣,而不是只想高壓恐嚇,讓子女不敢勸阻,殊不知其行徑其實全馬祖都知道,也讓子女成為同儕的笑柄而不自知,可悲可憐;我們相信,唯有家庭與學校的品德教育雙管齊下,社會風氣才有挽回的一天,畢竟人要知道羞恥才會改過及進步,不會再犯下不該犯的錯誤。
 台灣自工商業社會轉型高科技後,國民所得大幅增加,社會恣縱物質享受,「一擲萬金」之不良風氣日漸興盛,致使收入不高,無法抗拒金錢誘惑,意志不堅之公務員,為求一夜致富而走險,以職務行為換取金錢,而涉嫌貪瀆的案例不勝枚舉。
 職業操守不單只是一個道德問題,個人道德也是職業操守的來源之一。職業操守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所遵守的行為規範的總和,良好的職業操守構成我們職場的基石,不斷增進我們的聲譽,加強職業操守建設,能夠使員工深刻認識到自己對民眾、對本職工作負有的職業責任,並內化為內心的道德信念。
 馬祖環境單純,在環境制約下,公務員守法,在地廠商也大都遵循法令,不易為個人私利而有所貪圖,大家共同維護馬祖純樸風氣,作為全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