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知名高爾夫選手曾雅妮和網球選手盧彥勳在名列世界前茅之前,都曾經度過暗淡的歲月,由家裡出資聘請教練指導,和網球與高爾夫運動成熟的國家,由政府或企業重點栽培有明顯差異;內閣日前被問到支持高爾夫運動的政策時指出,要評估投資的風險。的確,投資大筆金錢在還沒有成名的選手身上,有很大的風險性,無論是政府或企業都寧可投資已經看到成果的對象,換取更多的利潤或附加價值。
然而我們用同樣的邏輯來作為扶植馬祖產業,就出現一個弔詭-已經做出成績的,成效不錯的才扶植,還在草創階段的,成效不大的就留待後續觀察,問題是產業扶植的重點,不僅在於擴大既有的成效,還應該發掘有潛力的產業,在一開始困難的階段,提供資金或者是技術輔導,甚至是經營的診斷或諮詢。
以馬祖種茶為例,早期有農民投資種茶,成效並不理想,其中一項關鍵,就是整個生產和經營的技術需要提升;如今有居民再度投入茶產業,在津沙從零開始開拓茶園,除草、整地、面對病蟲害,還有後續的採茶與加工,都需要程度不一的專業技術,這些都有政府介入的空間。比方說採茶和製茶,台灣有專門的採茶師傅,眼光硬是跟臨時的採茶工不太一樣,製茶也有專業師傅,精準控制整個流程,這些都需要錢來聘請,茶葉的加工機器,也是一筆百萬元開銷。
地方政府財力有限,但引薦了中央資源,協助茶農改善生產技術,農委會茶改場有官方聘請的製茶專家,一來,解決了地區茶農想很久想不透的技術問題,讓馬祖茶突破了低緯度的限制,一樣能種出高冷山區的味道和品質。其實,任何產業的一開始,都要走一段燒錢的路,我們政府所能做的或許不是一味灑錢,可是可以給他釣竿,或者幫他找會釣的人,讓他比較早「大魚入袋」。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找來了資源,要懂得用,不能只當作一筆錢或來上課,要從老師或輔導團隊身上詢問更多的知識或資金協助,也該放寬心胸接納各種觀念和可能性。馬祖無論是商圈或社區產業都已經吸引不少政府資源,如何破繭而出,從不作繭自縛開始。
勇於突破 開創新局
- 201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