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載瑞典馬爾摩市全市學生的午餐不只營養,還要百分百有機,該計畫負責人表示,「一天三萬五千份的學校午餐,說的可是巨大的影響力」,透過使用有機食材以及重新設計午餐菜單,以大量採購引導供應商及農民的生產方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全世界的永續城市的典範。
無毒種植農民非常辛苦,一草一蟲都必須更大的考驗,然而這是對土地與健康的堅持,馬祖地方小必須透過高經濟作物來保障農民生計,要推無毒農業及馬祖無毒島,農民擔心的問題不在種菜辛苦,而是怕賣不掉,地區學校機關或軍方的採購若能以地區採購為主,更進一步採購無毒蔬菜食用,不但對學童身體健康有幫助,用行動支持地區無毒農業的發展,更是環保的實踐。
台灣觀眾熟悉的英國名廚奧利佛,努力要讓「綠色蔬菜」上得了英國學童的學校午餐餐盤,好擊退占領學童胃口已久的炸雞和薯條;在瑞典馬爾摩市的作法更前衛,全市學生的午餐不只營養,還要百分百有機。
馬爾摩市身為各國紛來取經的永續城市,從食物實踐永續的決心,預計要在2020年達到公部門機構轄下所有辦公室、幼兒園、醫院,全面提供有機食物,2012年先達成各級學校提供有機午餐的短期目標。
該市的經驗告訴我們,大量穩定的採購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可以引導供應商及農民的生產方式,馬爾摩市環境部「有機午餐」計畫成績斐然,從學校午餐開始做起,雖然有機食物價格稍高,為不增加預算,降低肉類使用量,以當季蔬果代替,不但讓在地有機農產有機會發展,更是減碳與環保的最佳實踐。
馬祖人口少,農民種植的蔬菜必須與台灣運來的大批種植蔬菜競價,一般民眾的觀念仍然習慣選擇低價或賣相漂亮的蔬菜,但其實可能都是有農藥殘留的蔬菜,而地方自產的蔬菜,因為必須也要賣相佳才賣得出去,因此惡性循環施打農藥,危害健康與土地。
地方政府朝建立馬祖有機無毒島而努力,希望讓馬祖農產找到一條生路,行政院農委會亦支持,希望五年內完成無毒島的夢想,然而推動所面對的第一項障礙就是沒人買,消費者的購買將是馬祖無毒島能否建立的關鍵,在一般鄉親尚未具備這樣觀念時,政府機關及學校單位必須先行,若政策性要求學校或機關午餐採購,必須是地區無毒農產品,相信可以讓農民信心大增,畢竟農民種菜不怕辛苦、不怕流汗,只怕沒人買。
在公部門帶頭、消費者意識覺醒的浪潮下,不傷害地球的無毒產品及不剝削農民、童工的公平貿易商品,未來絕對是趨勢,台灣尚且無法辦到的事,馬祖絕對可以起而行,成為無毒島的模範城市。
支持馬祖無毒農業 從學校機關做起
- 201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