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道路挖掘管理 減少困擾

  • 2011-08-28
 馬祖四鄉五島的土地總面積尚不到30平方公里,但是道路的挖掘工程,這些年來似乎沒有停止過,甚至看到剛鋪設整修好的道路,沒過多久時間又因電信、電力挖掘的情形。雖然道路挖掘主要是因應建設需要,但也突顯長期以來道路經常挖挖補補且未確認挖掘回填品質的問題,有待有關持續投入更多規劃、連繫、協調,加強落實道路挖掘管理工作,以減少道路頻繁挖補所造成的困擾。
 為加強道路管線挖掘管理,公部門除了透過協調整合機制,減少道路挖掘案件外,為有效改善道路路況及維持道路設施之完善,更有必要設置路平專線通報管道,結合地方民眾力量,配合道路巡察機制,第一時間掌握受損路段狀況,以提高道路服務品質,並增進民眾施政認同。
 各相關如電力、水利、電信等單位亦應採取相關改進措施,例如管線工程統一挖補作業模式,將道路開挖、回填、路面鋪築等施工交由同一機關整合辦理,有效控制道路挖補情況,或透過定期會議協調整合可能重覆挖掘路段,要求於一定期間內共同進場挖掘,降低道路重複挖補對於道路品質的影響程度。為避免管線單位挖掘後造成道路凹陷,影響觀感及行車安全,應該還要更進一步積極開發管線單位申請道路挖掘管理系統,落實挖掘管制,並將工程施工資訊即時線上公布,以提供用路人道路施工工程資訊。
 道路品質不佳,主要肇因於路面挖掘後之修補未能確實回復平整,而道路挖掘施工頻繁為其主因;電力、電信、自來水、下水道等攸關民生之公共設施管線工程,經常因為用戶端之施作需求,造成道路剛鋪好就挖及重複挖掘情事一再發生。針對這樣的狀況,唯有依賴道路管理機關落實道路挖掘管理,同時加強確認管道挖掘回填品質及平整度,派員至現場檢驗挖掘回填,嚴格把關確實有挖掘需要案件之路面回填品質及平整度,才能維護道路品質,及避免危害民眾通行安全。
 為了有效管理道路挖掘工程案件,避免困擾及維持道路順暢之服務品質,根本解決之道有:應統籌挖埋事宜,協調一併施工,減少挖埋次數;縮短施工挖埋期程,一次迅速修復路平,減輕道路通行不便;落實道路平整修復要求,減少道路人手孔佈設。另為避免管線單位因維修管線需要而反覆開挖道路,積極推動共同管道建設,健全共同管道營造管理機制。藉由各相關具體作為,逐步改善挖掘頻繁所造成道路不平現象,以減少公共建設經費的浪費,進而提高道路使用施政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