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格言說:一個忠心的僕人在小事忠心,在大事也必忠心。這裡講的是以珍惜所託的情感,和戒慎恐懼的事情把小事辦到好,由小可以見大。我們在職場,常常忽略掉自己不重視的一些「小事」,但往往造成始料未及的影響,對別人的權益,和別人對自己的觀感都有損失。
一位年輕的核稿人員滿心歡喜地想著下班後要去哪裡逍遙,心情沒有一半放在班上,於是該作的工作拖到最後一刻才處理,手忙腳亂,又覺得煩悶,於是愈氣、愈慌愈做不好,完成的進度跟品質都不理想。老闆罵他,他心理委屈,覺得老闆說得很過份。企業管理書上常講到說要激勵、管理,事實上這樣無心工作的態度,有時候有心理成因,不見得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不願意把事情做好,而是在想做好的環節中遭遇挫折,又遭到指責,所以乾脆自我認定「絕對做不好了」,給他一點鼓勵和引導,搭配鞭策,效果更大。
但雖然管理方法有效,我們得回到個人,來培養在小事忠心的態度。許多事,我們不見得願意做;如果不用上班就有薪水領,那很多人都不願意上班,可是分到了,是職責所該做的就把他做好,而做好說起來難,其實也有要領,體認到自己的工作會對別人造成影響,無遠弗屆,就會以謹慎的心情去辦理。
有句諺語說,一隻蝴蝶振動翅膀,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引起海嘯,這或許有點誇張,但是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有無法預知的震撼的。台灣有些大學,因為款項撥付比較慢,就把當月份該發給工讀生的薪水拖幾個月才發,工讀生早已經寅吃卯糧了。詢問承辦人,承辦人也很委屈,認為不是他自己的問題,各個環節的主管和課室也都認為自己沒錯,就是「整個行政程序做比較慢」,慢工出細活,出了飢民。
當我們體認到自己的一點小疏忽或拖延,可以對他人造成嚴重影響後,很難不戒慎恐懼;而我們如果以積極、審慎的心去做事情,也可能對他人造成正面影響,自己也獲得相應的回饋。日前馬祖有醫護人員熱心在碼頭邊幫助一位生病的台灣旅客,一連串熱心的聯繫和安排,讓台灣旅客感到貼心,回台特別寫信請該員的服務單位表揚。我們要用心,也要貼心,因為接待人,可能無意間接待了天使。
在小事用心
- 201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