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流量成長後的思考

  • 2011-09-28
 當大家看到遊客穿梭大街小巷及遊覽車停在廣場,都會說今年遊客很多,根據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統計,今年度來馬遊客人數截至8月有65286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054人,導覽人員和租車業者感受最明顯。在數字成長之同時,我們要共同思考的是,遊客的印象如何,重遊的意願有多高,如何開發年輕族群及如何讓地方旅遊永續發展,才是重要關鍵。
 遊客數據統計是指標,今年遊客成長是事實,我們感到欣喜,但也是責任的加重,同時,馬祖旅遊發展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事,不能說只是政府部門或是旅遊相關行業,大家都要一起為建立友善的旅遊島嶼去努力。
 在數字成長之同時,我們要共同思考的是,遊客的印象如何,固然現今仍受限於空運,遇霧而「關島」,或是因起霧而耽誤行程,對旅客而言是個困擾與不便,也是遊程留下最不佳的印象。再者,是自助行或散客對極少數計程車有些誤解外,絕大多數遊客對馬祖風情都留下不錯口碑。
 在交通部份,在地方政府及中央地方民代共同關切、推動下,空運班機進行汰換,近程即可提升運量,我們希望立榮在機場改善前,先增加班表,尤其北竿班機一天3班,的確太少,同時落實南機北降及加班機制,多少可紓解流量。
 重遊意願是指遊客對遊憩目的地感到滿意,而願意再度來到該遊憩點;因此,遊客先前的旅遊經驗、抵達目的地的交通便利性,及對遊憩產品服務的滿意度等因子,均會影響遊客重遊意願。旅遊大門打開之後,在客源開發之同時,遊客重遊馬祖之事前服務品質與體驗後的感受,以及滿意度對重遊意願的促進,更值得探討。
 地方開放觀光之後,因先天交通條件不佳,固是觀光發展最大阻礙,但在等待改善之際,遊客認為來馬祖區域遊憩休閒時之設施及人員、動線等服務品質,及遊客遊後之感受及體驗價值,才是深層的影響,也是重遊意願最關鍵因素。
 開發年輕族群,地方政府近年除從國內大專校園打起外,並延伸國際島嶼行銷,號召世界青年到馬祖遊玩,我們建議未來在活動上,寒暑假或連假期間的活動可主打年輕牌之訴求。
 我們強調,馬祖旅遊發展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事,不能說只是政府部門或是旅遊相關行業,大家都要一起為建立友善的旅遊島嶼去努力。旅遊服務是一種態度,是提供對消費者服務期望的滿足程度。它所代表的意義,包括真心的微笑待客、態度親切、溫馨、友善的環境等,透過某種舉動、程序或活動,為服務對象就可創造深層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