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百年國慶 凝聚馬祖新願景

  • 2011-10-09
 明天就是建國百年國慶日,對於歷經近半個世紀的烽火洗禮、戒嚴管制的馬祖來說,百年國慶更是特別具有重大意義。從一塊貧瘠、海寇聚合之地,到軍事對峙的前線戰地,馬祖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幸有前人犧牲奉獻,披荊斬棘,克服難關,奠定根基,馬祖才有今天幸福美好的新風貌。因此,歡欣鼓舞迎接光輝雙十國慶的同時,也必須感恩前人付出的血、汗、淚,並且秉持著純樸勤奮天性,繼續擘劃馬祖未來願景。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馬祖一直扮演著「邊陲」、「跳板」、「臍帶」、「中繼站」的多重角色,尤其在戰地戒嚴管制的年代裡,經濟商業活動幾乎停滯,國民所得偏低,成為人口與經濟力非常弱勢的地方,若非憑藉著堅毅不拔的強韌生命力,馬祖恐怕早已淹沒在歷史的漩渦洪流之中。
 面對全球化的崛起和競爭,馬祖要面對的挑戰並不輕鬆。從地理上看,馬祖是最遠離台灣本島政治經濟核心的偏遠縣份,長期受限於地理與自然資源條件,各項公共建設發展明顯比其他縣市遲緩,惟馬祖特有的島嶼景觀特色與前線戰地設施,相較於台灣本島因過度開發呈現出來的紊亂與擁擠,馬祖的天然島嶼美景與戰地風光,卻益發顯得格外特殊與可貴。但是,馬祖發展定位也亦深受全球經濟再結構與兩岸關係所影響,除了奮力走出邊陲化的桎梏外,由四鄉五島組成的馬祖,還要兼顧均衡發展,才能避免發展落差加劇。
 馬祖地方如何發展,長期以來一直是個存在的問題。所以,目前馬祖最需要的是凝聚出馬祖人有共識的地方發展遠景,並選擇適當的策略加以執行。相對於台灣本島的弱勢族群和邊陲縣份,馬祖可動員的資源更加有限,使得馬祖發展的權益受到壓縮,也因為本身主體性不夠鮮明而不被中央政府高層所深刻了解。因此,處在邊陲孤立的位置困境中,馬祖更應當積極展現對發展上的期待與憧憬,為自己創造發展的生機。唯有透過強大的內聚力與生命力,才能將這股力量轉化為馬祖未來進步的動力。
 回顧馬祖過去60年的歷史,多數時間是處在顛沛流離之中,相較於台灣地方自治的實施,馬祖整整落後了二、三十年。但是我們也要相信,越艱難的環境、越辛苦的挑戰,越能激發人民的勇氣、信仰與信任。在過去數十年之中,我們一步一步地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累積出許多傲人成就,但是我們絕對不能以此自滿,就讓我們迎接百年國慶的同時,也要期許馬祖從中華民國第二個一百年開始,邁向更精彩璀璨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