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戰地政務遺留環保問題

  • 2011-10-15
 馬祖南竿仁愛村廢電池所造成的環保問題,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終於由國防部委託專業廠商展開清除工作。事實上,馬祖類似的戰地政務時期環保問題還有很多,早年地區環保意識相較於其它區域是薄弱的,軍民對於垃圾處理多半以就地掩埋,或尋找偏僻位置山坡地棄置為主,這些問題在當時沒有是非可言,只能算是歷史的一部份,但歷史造成的傷害必須要設法彌補,相信只要動手去做,會有解決的一天。
 廢電池案多年前在媒體披露之後,立即引起軍方的重視,軍方馬上有所動作,但以馬祖長期實施軍管,我們有理由相信南竿仁愛村廢電池,或許只是馬祖類似問題的「冰山一角」,雖然多年前中央民代在立法院提案要求國防部全面檢視馬祖十大列島的廢電池問題並有效的解決,但似乎除了仁愛事件外,就戰地政務所遺留下的環保問題,並沒有後續的動作。
 除了電池之外,也有民眾反映指出,各鄉島的靶場也是鉛污染的大原凶,位於靶場後方的山坡地內,可能隱藏數以千萬計的子彈,也是環保的一大隱憂。其次一重大污染源是過去駐守在各地班哨據點,附近海岸坡地常被駐軍就近當作垃圾場,造成海岸線景觀的污染與破壞。近年來馬祖跟隨世界所有先進國家區域重視環保問題,從垃圾分類到運台政策,其目的是希望彈丸之地的馬祖,不能被自己產生的垃圾所淹沒。
 最近幾年,軍方也大力配合地方環保政策,不再將垃圾往山邊倒,但是過去經年累月的垃圾有些歷經數十年仍然存在,這些都需要軍方做進一步的處置。隨著國軍精實案的推動,馬祖各島有許多廢棄軍事據點,其中有些具觀光開發價值的,移撥由地方政府或馬管處進行開發,但仍有為數眾多的據點任其荒廢,部隊在撤防時只移除重要設施,附近的環境或是早年的臨時垃圾場並未清除,地方政府及軍方有必要展開一次清查工作,針對有影響環保以及觀光的區域,做優先的處置。
 落實環保政策不分軍與民,過去戰地政務期間,因對環保議題的忽略或未能加以重視是情有可原,正如同南竿仁愛村電池山問題,雖然是歷史的問題,卻不代表現在不必加以重視。馬祖以觀光發展為號召,環保是觀光發展的門面,更何況現在社會各階層對環保意識的重視,已經遠超過以前,我們建議除了電池山之外,所有過去在戰地政務所遺留的環保問題,大家都要一併加以檢討並勇於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