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兩江雙贏的養殖新產業

  • 2011-10-22
 「兩位連江縣長」楊綏生、林峰會面,就兩江多項交流合作進行討論,楊綏生提出「兩江」養殖合作的議題,獲得林峰縣長的認同。目前大陸連江縣水產養殖是大陸地區技術第一,並在資金、人才方面極具優勢,而大陸的優勢正是馬祖的弱勢,而馬祖的優勢是海域面積廣大,養殖條件甚佳,這方面又正好是大陸方面所面臨的瓶頸,我們期待雙方能相互截長補短,在技術與人力方面有進一步合作的規劃,則可創造兩江漁民共同的財富與生機。
 大陸連江縣推廣養殖多年,具有全國指標產業的地位,特別是近年來在黃魚、鮑魚、海參等養殖都有不錯的成績,隨著全球漁源枯竭,養殖漁業在大陸地區已經成為供應鮮魚的重要來源,也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大陸漁民投入養殖業,可用的海域已達飽和狀態,缺乏養殖海域成了大陸連江縣沿海養殖最大的瓶頸。事實上,早在多年前即有大陸漁民私下與馬祖漁民洽談雙方合作養殖海帶的構想,但畢竟牽涉到兩岸相關法令等限制,而沒能落實,我們希望這個議題能隨著兩岸不斷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浮到檯面上討論。
 推廣海上養殖業一直是馬祖地方政府重要的產業政策,馬祖的海上養殖經專家水文調查與評估,就養殖的環境部份是很有優勢,海域面積廣大、列島四周海流暢旺、營養鹽豐富,這些都是大陸養殖業所不及的部份;但馬祖雖然有天然的優勢,發展養殖事業直到現在還在摸索試驗階段,就是因為我們的技術及人力與大陸方面有很大的落差,特別是在人力方面,大陸相對廉價的勞工一直是養殖競爭力較高的主因;為此,馬祖連江縣漁產業發展協會也向政府提出引進或開放大陸養殖漁工的建議,此案屬中央權責,仍需持續與中央爭取協調。
 馬祖與大陸連江縣相隔咫尺,其地理環境就存在合作的優勢,合作需要雙方的誠意與更積極的作為,兩岸政府既然都有這方面的構想與合作的誠意,相信共同發展養殖這個產業,在各自努力下可以水到渠成。當然我們也再次呼籲中央政府能真正了解地方需求,在相關法令上配合放寬限制,從扶植產業的角度出發,授權地方政府推動合作模式的規劃,而大陸方面基於互利互惠的原則,也能配合做技術及人力的輸出,兩岸共同來耕耘這塊良田,共享豐收的成果。
 養殖是未來海洋產業發展的主要趨勢,馬祖佔地利之便,不論是向東向西都應是左右逢源,兩岸政府為了人民生計有責任塑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創造產業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