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十年的兩馬小三通,現在開始面對寒冷的冬天,台灣因為大三通的開放,國人行經小三通的需求降低,而馬祖空中交通的不穩定及票價因素,也讓小三通的競爭性遠不如金廈,因此小三通人數的銳減是必然的趨勢,若持續無作為,相信很快兩馬小三通就面臨無以為繼的問題,而馬祖近年不斷爭取對岸開放的黃岐航線,是增加小三通競爭性的關鍵因素,有必要更強力要求或是開始試辦,讓這條海上公路維持下去。
兩馬小三通如果面臨斷航,受到衝擊的對象不是台灣,更不是陸方,而是馬祖自身。小三通正如台馬航線一般,是一條馬祖對外發展的重要道路,它可以讓馬祖走出去,讓外人走進來,雖然不是唯一的一條路,但要推動觀光的馬祖,任何一條對外交通幹線都不容輕言斷線。對岸海西計畫正高速開發中,兩岸也不斷透過海上公路的聯繫更密切合作,馬祖此刻更沒有理由,在最接近的範圍當中卻被邊緣化。
我們現在必須思考的是如何提升這條海上公路的競爭性,要從過去的被動化為主動,十年的小三通走得辛苦,人數從第一年的4502人,到最高峰98年的90882人,從非固定航線走到固定航線,從一天一趟次到一天兩趟次,大環境面臨變化,我們也必須用改變面對變化。
提升小三通的競爭性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積極改善對台交通的穩定,但這仍需要時間進行,無法一蹴可及;一方面則需提升小三通自身的競爭力,不管是時間長短、服務精神或是船舶水平等。
對岸大幅改善馬尾港的設施,因此對於欠缺條件的黃岐漁港開放,必須投入大量的建設,到目前為止都處於被動的態度,即便爭取多年我方至今沒有得到對岸任何具體的回應。建設環馬祖澳旅遊或一日生活圈,對兩岸雙方來說,都是互惠雙贏的明智選擇,我們期待相關單位全力把此議題提升到兩岸兩會的協商層次,才有機會立即改變而提升競爭力。
在商言商,沒有客源航班如何能維持,政策性的維持航班,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從提升競爭力與開闢新客源著手才是永久之道,這一點需要更多的作為與努力。
開闢黃岐航線的急迫性
- 201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