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馬祖故事 不能沒有你

  • 2011-11-10
 本報近日推出「馬祖名人堂」的專題,透過採訪各領域的馬祖「名人」,分享他們的成功故事與奮鬥歷程。希望以受訪者的故事,來介紹這個人、他的故事和他的時代。
 馬報的「馬祖名人堂」以及未來將推出的「馬祖達人」系列報導,除了發掘馬祖的在地的故事,保存與流傳馬祖人的故事外,也透過這些人物的訪談,讓讀者跟著受訪者進行一趟時光之旅,回到受訪者的歷史場景,進入受訪者的故事裡,分享彼此的生命傳奇。
 我們希望有更多人分享關於地方的人物事蹟,無論是奮鬥、衝突、喜悅、憤怒、親情或愛情故事,甚至特殊技能或成就,都以文字和圖片,來分享吉光片羽,讓馬祖的故事流傳下去。而故事如果沒有記載與流傳,故事將可能隨著相關人物的過往而消逝,這是相當可惜的。
 前馬祖高中校長曹金平在「馬祖教育,百年回顧」座談會中發言指出,失落的學校不趁早留下紀錄,將來會來不及。他並建議由板橋實踐國小前校長林金炎,擔任寫歷史、故事的重任。目前馬祖各校硬體設施,已有一定水準,現在急迫要做的,不是蓋校舍,反而是對於過去教育故事的整理與記錄,如果現在不做,將來就來不及了。
 而近日介壽大禮堂是否保留議題,能引發校友們極大討論關注的原因,並非單純是古蹟的保存,而是介壽大禮堂有太多這些校友的故事,介壽大禮堂是所有校友的集體記憶,每位畢業學生的心中,都有一個大禮堂的故事,大禮堂是馬祖教育近五十年來的一本故事書,每一位畢業學生都是這本故事書中的主角。因此如果介壽大禮堂拆除,校友們當然充滿不捨,他們發動的「搶救運動」,是在搶救他們大時代的記憶。
 暢銷書「說故事的力量」作者Simmons認為,故事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影響力工具,而任何具體的事實、數據與個案,卻無法讓人心悅誠服,但是說一個好故事,卻能夠說服人們,並且引發進一步的行動,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新聞學界常說今日的新聞,是明日的歷史,現在的歷史,是過去的新聞;新聞是歷史的片段 ,歷史是新聞的累積。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故事,在馬祖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馬祖的新聞。寫馬祖故事,不能沒有你!希望讀者現在就拿起筆,記錄生活周遭的故事,或者用讀者投書,提醒馬祖日報應該發掘的人、事、物。透過這些馬祖故事的串連,找回我們共同的記憶,與對馬祖土地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