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感恩 回饋社會

  • 2011-11-13
 一連串的地震、風災、海嘯等重大災難,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分地區隨時降臨在地球的某一角落,證明了人類是一個生存在地球上的共同體,如果人們不知道珍惜地球資源,惜福感恩,任何國家、民族、地區的人都無法倖免於災難之外。日本宮城外海大地震至今仍震撼著人心,也再次讓人們反思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人們如果還學不到謙卑,一味的想著「人定勝天」,當災難來臨時就更不知所措。惜福、感恩是人類與大自然相處的最基本態度,也是做人應有的原則。
 每個人一生中,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斷地努力向上。不過,生命中固然有許多值得追求的價值,但有時候也不妨停下來,好好想一想,是不是經常心存感激,能夠珍惜已經獲得及擁有的事物。民國七十年以後,絕大部分生活在台澎金馬的人民,已經都能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因此,在這之後出生的人,會認為每天有飯吃、有房子住、有學校念、有爸爸媽媽照顧,是一種「應該」而且「自然」就會發生的事,殊不知這是我們上一代的祖先們辛勤努力的成果。其實,目前世界上仍有許多國家的人民,每天都還必須和天災人禍搏鬥一番,才得以存活下來;還有好幾百萬人每天是三餐不繼的;更有上千萬該進學校唸書的兒童是沒有學校可念的。
 傳統祭拜都拿三炷香,一者敬天、二者敬地、三者敬祖先,這說明傳統敬天、畏神、不可數典忘祖的文化;也是要人們飲水思源,感念今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是天生就有的。平時在商店買東西結帳完後,順手捐個發票,或者捐出幾十塊零錢,投入愛心箱裡,雖然只是一份小小的愛心,但眾人力量集結起來卻是無限的希望。馬祖是個人情味相當濃厚的地方,如果每個人都能展現出熱情和活力,懂得關心別人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相信這塊土地會更加美麗。
 知恩感恩,是可貴情操。常持「感恩心」,讓世間充滿溫馨,社會充滿和諧。感恩讓人體會助人的可貴,也享受被助的溫暖。人與人間多了相互扶持的動力,也增加幸福感。「知足、惜福、感恩」是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歷經數千年所得到的寶貴智慧,讓我們用真誠的奉獻與付出,代替怨天尤人,一切從惜福、感恩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