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體制變革後,或許過去長期管制沉澱的思緒,經多面向政治活動後,民間聲音迸發且也多元,固是民主的體現,但太多無謂紛紛擾擾,非地方之福,我們要學習包容、體諒、寬大,並為地方挹注清明氛圍。本報昨天論及對地方諸多事務,大家不要做過度解讀和聯想,讓地方推動改變、改革產生助力。因選舉快到,今再就正向面做論述,讓地方選事是件快樂的事。
每逢選舉,我們一再強調,選舉是快樂的,要找出快樂起來的理由,關鍵還是在於選民頭家,首先我們選民保持一顆清明的心,再者是尊重選舉結果,力守這兩道原則,方是顯現鄉親在經歷大大小小選舉後的成熟度、包容度,以及相互祝福、期許度。平情而論,在馬祖選舉產生的公僕、民代,不敢說都很優質,但經選舉的焠鍊都很認真做事,對鄉親服務工作也是沒有怨言。
選民保持一顆清明的心,參選人選舉期間奔波請託,是選舉過程必要的作為,選民應都給予加油打氣,給予精神上鼓勵。至於,選舉期間外界言論,大家冷靜判斷,不可以個人喜惡加油添醋,自己心中人選自己決定。同時,選民對參選人可就公共議題提出訴求,不要對候選人提出個人私利作為要求。
選民保持一顆快樂的心,看完選舉過程,空餘閒暇不做「無味」的討論,或是人身的言論破壞,這對候選人是不公平的,對自己也是傷害,也是對地方種下不和諧因子。助選及熱心支持的選民們,也更要時時約制自己,提醒自己,不做猜測或聯想,認真用心的為候選人協助選事。
再者,選舉是一時的,在過程中大家要以平常心、感恩心的正向看待外,選後更要尊重結果,在期待、監督中,也要給予最大支持鼓勵,為下一代形塑良性的民主政治環境。經由人民選舉產生,肩負的是地方未來的付託,當選人自當有他的思維、做法,尊重由人民賦予他的權責。
一場優質的選舉,應全力避免造成人與人之間對立,尤其馬祖選區小,任何容易造成反感、引起猜疑的言行,都應該被制止;而任何不尊重多元差異、製造分裂,都應該避免。台灣選舉「割喉割到斷」,每一次選舉的激情對立,都是蟄伏下一次衝突的種苗,實是台灣社會成本損耗!畢竟,選舉過後,是做事展開為民服務,而不是對立再深化。
凡事多想一想、緩一緩,切莫為了選事而壞了相互尊重與和諧,大家都希望看到一場平和的選舉,唯有透過選民保持一顆清明的心,尊重選舉結果,讓地方選事找回快樂起來的理由。
選舉完了之後,需要展現更大的包容心,因選舉活動的時間畢竟短暫,民主是永遠的,鄉情亦是永久的。隨著多次選舉,民主的成熟度提升,這是可喜現象,同時選民最大轉變的是,選民變得冷靜。馬祖民主之路逐漸成熟,重要是選後大家都要以地方和諧為重,因為那才是實踐民主的價值所在。
選民保持清明的心及尊重選舉結果
-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