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議題過度渲染現象值得省思

  • 2011-11-25
 每逢選舉年,地方意見市場是百家爭鳴、特別熱鬧,有識之士對於這樣的現象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地區民主逐漸成熟,可以勇敢發出聲音,憂的是單一議題遭到過度渲染,好像其他事情都不重要;我們認為,馬祖雖走過戰地政務,經過近二十年,已由百廢待舉邁向富麗安康,這是大家胼手胝足、揮汗努力的成果。
 過去諸多不合理現象,都慢慢會成為過眼雲煙,硬是把一些老問題挑出來,根本無助於馬祖整體環境及競爭力的提升,甚至成為反動力道,箝制著諸多公共政策及地方建設的推行大計,實為遺憾。
 馬祖地區在民國八十一年解除戒嚴之後,意見市場是慢慢還原自由常軌,而多元社會本來就有多元聲音,近年更是水漲船高,我們認為,民眾及民代對地方事務,當然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與意見,尤其是公共議題或新的政策及建設,若能先經由各自表述,激盪出新的火花,再慢慢整合、化解衝突與尋求共識,這是民主的健康過程,也是能讓地方持續向上的動力。
 而選舉制度是民主的表徵之一,民眾經由選賢與能,找出能為地方發聲、顧及整體發展的代議士,選民看法不一,固然是民主體現,但我們必須以整體公眾利益與長遠發展;以台灣而言,一屆復一屆選舉,陷於色彩之爭,雖然絕大多數中間選民很排斥,但在民主美名的大旗之下,好像也並不排斥這樣的精采好戲,令人憂心。
 而從台灣此屆立委選舉看來,觀察者們可以發現,台灣候選人們的政見區塊好像消失了,只看見某候選人狂追猛打某單一議題,台灣參選人之間竊取議題(Steal Issues)的情況向來十分嚴重,導致該議題受到推波助瀾,一時間好像是人人自危。我們認為這是非常不健全的現象,因為這些問題被過分的突顯,亦即受到過度的渲染,只要定心思考,就可以知道此問題所牽涉者根本是少之又少。
 民意代表參選人要抓政府的過錯或痛腳,這是正常的現象,畢竟身處開放的社會,也要接受開放的言論;不過,在缺乏整體思考及自我約制之下,易於淪為主觀判斷,自我感覺良好,其實絕大多數的社會大眾都是沉默的,只讓這類人更陷入只有我是對的、「唯我獨尊」的迷思。
 馬祖沒有色彩之爭,也沒有意識型態,我們認為,縣政發展是全面性的,而非單一議題,嚴格來說絕多數民眾對單一議題都是「無感」,所以檢視外界一言一行,我們拒絕單一議題的過度渲染,大家應該拋開個人利益,以冷靜、理性探討地方議題,並待各界建立共識,共同為地方升級而努力。
 馬祖需要改變、改革,大家不要因選舉將此或單一議題遭到過度渲染,應多元思考議題,並突破傳統思維,多做有前瞻的公共事務,馬祖才會大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