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籃到搖籃」環保概念啟示

  • 2011-12-20
 「從搖籃到搖籃」是環保與工業雙贏之綠色經濟新概念,縣府環保局「2011永續低碳島、低碳環保愛馬祖」環保論壇,與會學者帶來近年許多環保,主要是帶給我們新的認知,帶動我們環境保護節能減碳行動,並進而結合社區發展及觀光旅遊。新概念的衝擊,可教育大眾;同時,我們曾建議未來地方環保活動直接轉嫁到鄉親身上,採示範獎勵性質,或許效果更大。
「從搖籃到搖籃」與「從搖籃到墳場」恰恰相反,「從搖籃到搖籃」打破傳統永續發展觀念,把「減廢」更進一步地推到「零廢」境界,讓所有生產製造的東西都可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被重複使用,進行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過程,此一新的國際環保趨勢與概念。
 環保新概念的衝擊,一起響應節能減碳,像是資源垃圾的再次細分類,如可將日常生活用品工藝品化,重複利用以減少垃圾量,閒置舊有空間利用規劃,如何成為「低碳示範島」等,也鼓勵大家應該思考自主性的降低需求,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再者,如何以「永續發展」為出發點,打造適合馬祖的觀光旅遊、低碳社區發展及相關環保工作,對於未來環保工作及發展型態有所認知及共識,一起身體力行做環保,落實有限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理念,達成「永續發展、樂活馬祖」的新未來。
 馬祖沒有工廠製造業,離島環保最大衝擊是垃圾,馬祖也不例外,「從搖籃到搖籃」零廢概念,每位鄉親相互影響,從平常生活中力行減少,倡導簡約風,讓地方垃圾量能夠明顯逐年減少。
 日常生活的產品減少垃圾量,核心概念即是「減量原則」,減少廢棄物主要方法是利用焚燒與回收機制。不過,廢氣物在焚燒時仍會釋放有毒氣體,再度污染自然環境。回收目的雖然係希望能再度使用,但事實上,許多產品回收後非但無法分解,反而須添加更多化學物質以提高材料可用性,對環境與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
 新環保方法的精神,正面思考「減少破壞」,就是人類所能做到好的狀態,思考方式助於啟發,更積極的做法,一旦能糾正人們的錯誤與浪費,重點在於以正面、積極地態度尋找解決方案,從正面去定義事情,將能激起人的行動力,賦予人們活動產生積極的作用,找出根除馬祖環境污染的方法。我們生活在島上,軍民力行「減量原則」、「減少破壞」,營造節能減碳島嶼環境,相信馬祖社區發展、觀光旅遊自然興旺蓬勃。